李叶红:心系历史文化根脉保护
2019年12月,李叶红应邀参加江苏首起盗掘古墓葬案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专家论证与研讨会。
“检察机关一定要严厉打击盗掘古墓等犯罪,持续加强对古墓葬等地下文物遗址的综合保护工作,切实守护好文化根脉。”今年6月,在江苏省盱眙县大云山汉王陵博物馆举行的“苏皖益心护文物府检联动守瑰宝”跨区域文物和文化遗产公益保护协作推进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盱眙石马山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叶红就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对检察机关提出殷切期盼。而这背后,是她10多年来不辱使命、守土尽责的履职故事。
盱眙县濒临淮河,自汉代起就是中原与江南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唐宋时期设置的古泗州更是名闻遐迩的“大城”,留下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2008年,当地发生一起震惊中外的大案——大云山汉王陵盗墓案。
2008年12月,一盗墓团伙来到盱眙县东部的东阳城遗址附近寻找古墓葬,在打盗洞过程中使用炸药导致墓道垮塌,炸药又瞬间耗尽周围氧气,导致4人窒息死亡。案发后,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经考古勘探与抢救性发掘,确定墓主人系汉武帝刘彻的同父异母兄弟——江都王刘非。
截至2012年底,参与大云山盗墓案的12名被告人先后获刑。2013年,盱眙县检察院检察官向刚当选为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的李叶红通报该案办理情况。检察官介绍,这是一处尘封千年的诸侯王级西汉早期古墓群,面积达25万平方米。墓园内发现大墓3座,武器坑2座,车马坑1座,各种等级的陪葬墓多达13处。棺木里有大量金缕玉衣,部分玉衣上金丝保存完好……听至此,李叶红当即提出要严厉打击盗掘古墓葬犯罪,加强文化遗址保护的意见建议。
为了摸清当地文化遗址的底数,李叶红多次前往盱眙县博物馆参观、查阅典籍资料,走访县内各乡镇的文化遗址现场。经走访调研,李叶红了解到,盱眙县境内有古代墓葬、墓群104处,文物保护点300余处,由于文物保护力量相对薄弱,盗墓活动一度十分猖獗,“先被盗后发现”“先被盗后保护”的案件占六成以上。在李叶红等人大代表的呼吁下,当地司法机关严厉打击盗掘古墓葬犯罪,包括铜灯、铜钟、玉璧、漆耳杯等在内的49件珍贵文物被追回并“重见天日”。
2019年12月,连任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的李叶红,接到盱眙县检察院的邀请——参加一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的专家论证与研讨会。
2019年9月,盱眙县公安局民警在某酒店现场抓获倒卖汉墓随葬品的犯罪嫌疑人赵某,一举破获该县官滩镇甘泉山盗墓案。经鉴定,被盗掘古墓葬系汉代中型古墓葬。同年11月,盱眙县检察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由于该案系江苏省检察机关首次就盗墓案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盱眙县检察院邀请江苏省文物保护局、淮安市博物馆的数名专家进行论证,长期关注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的李叶红也受邀参加。
“盗掘古墓葬行为造成地下文物数量减少,破坏了古墓葬的完整性,侵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因此,我支持检察机关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论证会上,李叶红发表意见。在认真查阅相关法律规定的基础上,她建议检察机关在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的同时,围绕因消除危险而产生的抢救性考古费用、后期文物保护费用等,提起民事公益诉讼。2020年11月13日,盱眙县法院在审理中支持了检察机关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相关请求,在作出刑事判决的同时,判决5名被告人赔偿甘泉山古墓葬考古挖掘费用8722.39元,连带承担抢救性考古费用8.72万余元。
今年4月,连任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李叶红得知淮安检察机关正积极推动苏皖协作,进一步完善和畅通环东阳城古墓群跨区域保护联动协作机制后,再次主动参与和推动该项工作。
环东阳城古墓群横跨江苏省盱眙县和安徽省天长市两地,而根据规定,文物保护的直接责任人应为其所在地政府,这对古墓群的全方位保护造成了现实困难。在李叶红等人大代表推动下,江苏淮安市、安徽滁州市两地检察机关及文旅部门在盱眙县大云山汉王陵博物馆召开“苏皖益心护文物府检联动守瑰宝”主题环东阳城文物和文化遗产跨区域公益保护协作推进会。会上,盱眙县检察院联合天长市检察院以及文旅部门共同签订《环东阳城古墓群跨区域保护联动协作机制》。
“保护文物古迹靠单方力量难以完成。在严厉打击盗掘古墓葬行为的同时,检察机关要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并积极向人大、政府汇报相关工作,凝聚公益保护合力,共同织密守护文物之网。”会上,李叶红建议。
“做好文物保护与传承工作,就是守护文化根基,守护民族精神之脉,我将继续为守好历史文化根脉而努力。”李叶红深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