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磊:读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

24.10.2014  14:00

  促进全民阅读不是一项可有可无的软性工作,也决不仅仅是锦上添花的风雅之事,它是重要的执政责任,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有力杠杆。古人说“学为化源”,文明与教化首在读书。国民阅读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源泉,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

      全民读书,干部要带头,我们宣传文化系统的干部要在干部中带头。今天来的大多是宣传文化系统的同志,我们是抓读书的,如果我们自己不读书,那不是忽悠人嘛,那就是没“真事儿”。如果我们自己不爱读书,我们也抓不好读书。“全民读书,从我们做起。”

              我们福建人自古重学,福建要在全民阅读活动中走在前列。今天福州市的同志来得很多,福州要在全省带头,过去福州号称“路逢十客九青衿,巷南巷北读书声”,今天希望能重现这种盛况。

            推动读书是很重大、很神圣的使命,我们党委和政府各个部门的同志、社会各界的代表都应对此有更强烈的意识。促进全民阅读不是一项可有可无的软性工作,也决不仅仅是锦上添花的风雅之事,它是重要的执政责任,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有力杠杆。古人说“学为化源”,文明与教化首在读书。国民阅读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源泉,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国民爱读书、重读书,国家就是精进、向上的兴盛气象;国民不爱读书、轻视读书,国家就会衰败下去,没有前途。为什么我们在东京地铁上看到很多乘客埋头读书就会感到巨大的竞争压力,就会对我们一些干部出国也要关在宾馆打扑克格外感到羞愧,就是因为读书关系国运。我省各级党委的宣传部、各级政府的相关部门,都要把全民阅读活动当成文化建设、思想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来抓,要投入更大的精力。昨天与吴尚之副局长、聂震宁理事长交谈我也很受启发,我们省委宣传部本周的部务会就准备把全民阅读活动列为部里的一项重要的专门工作,由一位部领导分管,年底要作单独的考评。

                要让读书成为每个国民的自觉,让越来越多的人养成读书的习惯。读书是最深入的学习方式,比听课、观看都要深入。听课你有时候带个耳朵就去了,读书则会更关注、更主动,会与书中的思想、观点形成真正的对话、碰撞,所获更多。读书提高素质、增加能力、增进修养,是一个人取得成就、获得成功的重要路径;读书改变人的命运,促进社会流动,是维系社会健康的良性力量。读书也是非常重要的精神生活方式,人在读书中拓展眼界、开扩心胸、丰富情感,不断地完善修养,人的境界和份量就会不一样。特别是做白领工作、脑力劳动的,对读书的依赖性更大,不读书不仅在业务上、工作上难以提高,而且会像古人说的那样,“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如果我们做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人不读书,那就更不可原谅,那真是不知其可。我们省委宣传部上月的部务会专门对读书、学习作了布置,希望各市县的宣传部都照着做。全民读书,干部要带头,我们宣传文化系统的干部要在干部中带头。今天来的大多是宣传文化系统的同志,我们是抓读书的,如果我们自己不读书,那不是忽悠人嘛,那就是没“真事儿”。如果我们自己不爱读书,我们也抓不好读书。“全民读书,从我们做起。”

            大家往往说“刻苦读书”,实际上读书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你如果真正爱读书,那就会不以为苦,反以为乐。三明市开展“阅读使人快乐”的视频展播,漳州市芗城区开展“感受文字之美、尽享读书之乐”的主题读书活动,都深得读书真趣。抓读书要注重唤起大家读书的兴趣,在爱好读书的基础上养成读书的习惯。特别是引导青少年、学生读书,要诱而导之。

              促进全民阅读要重操作、求实效。大中小学要有效引导学生在课后读书,特别是读经典。图书馆要投入更多资源作好阅读推广,基层、社区图书馆、农家书屋要力争成为一地读书交流、文化活动的中心。各个城市都要扶持实体书店、报刊亭,现在实体书店处境困难,需要政府出手相助,今年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各拨款100万支持实体书店,各市要跟进。《福建日报》今年新开辟了读书版,各市党报也要有读书版;都市报也都要有读书版,能不能办好读书版是都市报能不能成为主流媒体的重要衡量指标。省、市两级电视台都要有读书栏目,电视上开读书会,示范性很强。机关工委、工青妇都要把抓各自领域的读书当成中心工作之一,读书学习也是大家的权益和福祉。

            我们福建人自古重学,福建要在全民阅读活动中走在前列。今天福州市的同志来得很多,福州要在全省带头,过去福州号称“路逢十客九青衿,巷南巷北读书声”,今天希望能重现这种盛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