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机场海星设计图只是概念方案 官方未证实

10.02.2015  15:35

  “北京新机场设计方案公布,俯瞰像一只海星。”昨天,很多人在网上看到了一张“新机场设计图”。但对于网上流传的新机场设计图,官方并没有给予证实。

  不过或许首都机场集团也对新机场设计方案比较好奇,官方网站转载了一篇文章《扎哈·哈迪德的首个机场设计送给北京新机场》,文章称新机场T1航站楼预期长度5公里。扎哈·哈迪德正是“海星”方案的设计者。

  今天上午,记者致电首都机场集团,工作人员介绍,已经看到网上的设计图,但是设计图并非民航局或者首都机场集团发布,不清楚该图的来源。目前多个部门仍在规划设计新机场,没有最终定下最后的设计方案。对于网上的设计图是否为备选方案,该工作人员表示无法透露。

  在首都机场集团官方网站的“新闻中心”板块上记者看到,《扎哈·哈迪德的首个机场设计送给北京新机场》一文称,2014年11月,法国ADPI建筑事务所击败众多竞争对手,成功拿下北京新机场1 号航站楼设计项目。随着机场建设的推进,该事务所也在日前完成了这个全球最大机场客运大楼的概念设计,与其合作的还有著名设计师扎哈·哈迪德。

  文章介绍,在该项目的初次竞标阶段,ADPI与扎哈曾是竞争对手。当时的竞标名单中包括罗杰斯建筑事务所、奥雅纳建筑事务所团队、霍克建筑事务所和荷兰机场建设专家纳科公司团队,以及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和帕斯卡·沃森建筑事务所团队等。

  最终与ADPI进行决选PK的,则是有着主场优势的中国民航机场建设公司北京建筑研究院以及福斯特建筑事务所组成的团队。

  文章称,目前的概念设计基于ADPI中标时的初步方案完成,根据规划,新机场的一号航站楼预期长度5 公里,将拥有82个独立停机位,面积达到70万平方米。扎哈·哈迪德除了带来那些标志性的流线设计外,还与ADPI设计了灵活的机场功能布局,以便日后可以根据需求改装,与地铁、铁路系统的交通接驳也被充分考虑进去。

  记者注意到,文章并非官方新闻中心原创,而是来自其他一家网站。

   专访设计事务所目前为概念化方案感受新门户的宏伟

  记者了解到,英国女建筑师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与巴黎机场集团建筑设计公司ADPI共同参与了北京新机场的设计,网上流传的形似海星的设计图,正出自这家事务所。不过,这张设计图是一个概念化设计方案。

  今晨,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就这张设计图的相关问题,接受了法晚记者的采访。

  法晚:据媒体报道称,公布的设计图俯瞰像“海星”,因此被媒体称为“海星机场”,您怎么看?

  事务所:这一航站楼布局是以最具功能优势和最具紧凑型模式两大因素设计发展起来的,同时也考虑到了航站楼的容量问题。

  最终的设计布局,应该表达为一种“放射型、集中式”的规划设计布局。此外,该布局能够为乘客减少步行的距离,从而制造更多的商机。

  法晚:那么您这样的设计布局能够向我们传达怎样的内涵?

  事务所:通过动态和流体的形式序列,这一设计想要表达的是“庆祝航空旅行的兴奋”之情。通过大型的、无柱支撑的空间,创造了广阔的、流动的屋顶轮廓线。这样的设计能够让人们感觉到“北京新门户”的规模和宏伟感。

  所有通往航站楼的通路汇聚到一个流动的中央空间,仿佛预示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汇聚到了一个令人兴奋的地方。

  这种设计不仅仅是登机口与登机口之间的转换距离变短了,而且让人感觉到地面交通方式和飞机之间的距离变短了,让交通更加的便捷。

   设计希望每个旅客都能找到自己的旅程

  法晚:在设计方面,团队是否在功能性和实用性上有意区别于北京现有的其他机场?

  事务所:此航站楼建筑非常庞大,但是我们仍然需要让机场的设计是“紧凑型”的,从而能够发挥其最大的职能。在第一阶段并没有设置旅客捷运系统,这样就大大减少了能源消耗。机场最初能够每年吞吐4500万名乘客,依赖于每天不同的飞机,通过不同的配置操作,新的航站楼将会具有非常强的适应性和可持续性。

  法晚:我们知道北京的新机场将成为全球最大容量的机场,那么在这方面设计团队最多考虑的是什么方面呢?

  事务所:由于北京现在的首都国际机场已经超过了其规划的能力,新机场的建立能够确保北京和全球各地的文化、经济和文娱中心更深入的连接。即便机场的规模很大,我们仍然想要维持乘客的规模和机场体验之间的平衡。希望每一个乘客在航站楼中都有属于他们的“个人旅程”。

  这个设计方案,我们希望着重表现“机场的中心位置”为航站楼最主要的活动空间,所有的通路通过一个像“峡谷”一样的通道穿插,将出发、到达和零售业集中到同一个空间中。

   设计方案整体结构更像贝壳

  法晚:在设计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事务所:机场航站楼的建筑设计也许是当今世界最为复杂的一种建筑类型设计。因为所有类型的技术要求,例如行李的系统和飞机的布局,必须建筑和工程相互协调。

  目前已经非常逼近其开工建筑的最后日期,所以ADPI和我们建筑事务所必须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设计出一个协同的方法,能够快速地执行客户的要求。

  法晚:能否请您阐述这个设计方案中的“创新之处”?

  事务所:在很多方面,这个方案都实现了创新。例如该建筑的结构特点,是通过一系列的“贝壳式”的空间架构,实现大跨度的空间架构,同时节约成本。

  另一个创新之处就是将国内和国际乘客流“覆盖在一个单一的空间”,同时还为非乘客提供了能够从各方进入航站楼中心的途径。

  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

  伊拉克裔英国女建筑师。2004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者。

  此次网上流传的海星设计图,正是她参与设计的。她的设计一向以大胆的造型出名,被称为建筑界的“解构主义大师”。

  原标题:北京新机场海星设计图只是概念方案官方未证实

  稿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