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秒!“机器人记者”瞬间成稿

17.11.2015  19:13

        智能化时代,机器人正在越来越多的领域解放人的体力和脑力,传媒业也不例外。在84岁生日之际,新华社正式推出写稿机器人“快笔小新”,引起业界不小的震动。“快笔小新”长什么样?能写哪些稿?会给记者带来哪些方便?又会给记者带来哪些挑战?近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走近“快笔小新”一探究竟。

新华社技术实验室人员在讨论完善机器人写稿流程。殷刚 摄

      输入一个股票代码,点击鼠标,两个动作,3秒钟,一篇财报分析瞬间成稿,稿件中,大小标题一应俱全,还配有图表等信息——这就是新华社新员工“快笔小新”的速度。尽管之前已经多少从媒体报道中领略到这位“机器人记者”的本事,但11月13日下午在新华社经济信息编辑部,《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亲眼目睹这一幕时,还是被“惊艳”到了。

      “快笔小新”的模样比我们预想的简单,它跟我们电脑中的其他程序没啥两样;“快笔小新”的能力却不简单,以往一个编辑一天的工作量,它几秒钟就搞定了,并且不容易出错。

      新华社经济信息编辑部编辑萨爽说,有了这位新“同事”,她的工作效率也提高了,可以用更多时间做独家、做深度。同样受益的,还有新华社体育部和《中国证券报》,“快笔小新”写起赛事报道、财报快讯也是一点不含糊,“速度快、效果好”,广受前辈认可。

      记者还发现:虽说都叫“快笔小新”,但这3个部门的“小新”本领不一样,因为不同的“小新”是根据不同业务板块的需求定制开发的;虽说“快笔小新”不是第一个机器人记者,但它是目前最聪明的,与其他“同行”靠搜索、复制+粘贴写稿不同,它可以根据对数据的分析得出自己的判断和结论。

      “快笔小新”的这些本领和进步背后,需要一系列模块的开发才能实现,为此新华社用了约半年时间,并且还在探索怎样让“快笔小新”跟记者更好地合作。

      在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江作苏看来,新华社这样的国家级媒体应用人工智能,不仅仅是一种新闻生产力的解放,更是传媒业与科技更直接、更深层融合的生动案例,“媒体+互联网”有了一种全新的应用,也将引起传统新闻理念革新、生产方式变革、流程架构调整等一系列化学反应。

      人民日报媒体技术公司总经理叶蓁蓁从中“嗅”到了记者和媒体得以“进化”的积极信号:低层次的劳动将被取代,更有品质、更懂用户的新闻产品将会出现,媒体借力大数据、利用人工智能,转身、转向、转型的步子将会更快。

      当然,“快笔小新”所擅长的还仅限于财经、体育等领域,仅限于快讯、财报这样的特定体裁。机器人写稿还只是一种尝试,究竟能在多少媒体、多大程度上掀起涟漪还有待时间检验。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快笔小新”们的意义是辅助、是促进而不是取代,随着“经验值”的积累,“快笔小新”们能完成的任务还会更多、更复杂。正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喻国明所说,技术进步不可逆转,面对它,我们唯有用胸怀接受,用智慧识别,用勇气改变。  (李淼 赵新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