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记者”为媒体转型“开脑洞”

17.11.2015  19:14

                有了机器人记者,我们的处境是更好了还是更糟了?是不是每家媒体都需要一个机器人记者?媒体还能从机器人记者身上“嗅”到哪些来自未来的讯号?自打机器人记者出现后,这样的疑问就没停止过。

      为此,《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了人民日报媒体技术公司总经理叶蓁蓁和前IBM创新工程院院长毛新生。在他们看来,机器人记者的出现是值得业界欢呼而不是担忧的积极信号。

      价值在于加快“进化”

      谈到新华社的机器人记者“快笔小新”的问世,身为媒体从业者的叶蓁蓁感到欢欣鼓舞。

      “机器人记者最大的价值在于,可以使记者从简单的、重复性的、低价值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从事更有深度、更有思想、更有人文关怀的新闻报道。”在叶蓁蓁看来,凡是能够被机器人记者所取代的工作,本身对记者而言已经不再重要。

      “机器人记者还原、暴露了过去媒体那些粗放、低层次的工作,反过来,越来越凸显具有更高智能的人的价值。真正的专业记者,应该从事更专业化的工作,生产更高品质的内容、更加贴近受众需求的产品。”毛新生甚至预言,不久的将来,消息这种体裁会在报纸上消失。

      毛新生从技术角度分析指出,机器人写作一般是由有经验的记者提供模板,通过抓取数据、套用模板实现内容生产,算法并不复杂,也不是什么“吓人”的事儿。随着数据的累积、算法的提升,机器人记者的写作能力会越来越强,但这种智能仍然与人的智能有很大不同。

      “机器人的智能主要是通过数据计算、分析出来的,而人的智能很复杂,他的推理能力、情绪情感、价值判断和创造性,甚至是某种直觉都可以让他做出正确、有价值的判断,而不需要很多数据。”毛新生指出,机器人所能理解的是某种现象,而不是现象背后的意义或者原因,这也是为什么机器人无法完成深度报道、深度调查的原因,后者涉及法律、伦理、社会、政治、经济等方方面面的思考和价值判断。

      “机器人在可预见的将来都无法取代高级记者。但它的出现和发展的确可以给新闻工作者带来更多思考,作为互补、辅助,可以使媒体运转得更好。”毛新生说。

      叶蓁蓁进一步指出,无论对记者还是媒体而言,机器人记者都可以加快其“进化”。“未来专业媒体的聚焦点应该在3个方向上:思想观点、真相调查和权威解读。”

      挑战在于数据获取

      在叶蓁蓁看来,机器人记者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为媒体转型“投石问路”。“这是媒体利用大数据,进行信息生成的一种有益尝试。随着传播、投放链条的打通,其积累的数据价值要远远超过机器人记者本身所发布信息的价值。”

      不过,机器人记者还处于“试水”阶段,所涉及的报道领域和体裁有限,报道本身的吸引力也难以媲美记者作品。用毛新生的话说,机器人记者毫无疑问还是“打杂”的辅助性角色。

      如何进一步提升机器人记者的写作能力,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毛新生指出,这有赖于足够的数据支撑。“对机器人记者来说,数据量越大越好,而这可能需要把无数记者的无数作品,包括读者阅读后的反馈进行数据化,以此为基础进行计算,总结出一些模式、模板。因此,发展机器人记者项目,挑战在于数据获取,与之相比,算法并不是最难的。”

      毛新生坦言,目前即便是一些规模较大的媒体机构,其数据获取能力还远远不够。“媒体的发行、传播渠道是否数字化了?能否吸引用户到自己的渠道上阅读、消费?如果没有形成闭环,数据的价值也会大大降低。”

      在毛新生看来,微博、微信、今日头条等社交媒体平台的优势反而更加明显。这些平台的用户量大、数据量大,同时是很好的传播、交互渠道,源源不断地会有新的内容产生,且掌握了大量的用户行为数据,更利于机器人记者进行“深度学习”。

      此外,发展机器人记者还涉及商业模式的问题。“这将引起新闻在创作、传播、价值变现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因此,必须建立一种有效的商业模式,否则机器人记者也难以形成气候。”毛新生说。

      方向在于超级平台或超级生产者

      人工智能正成为全球科技研发的重要方向,人工智能+媒体也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叶蓁蓁表示,《人民日报》也在密切关注人工智能,但方向和切入点会与新华社不同,对此,他没有进一步透露。

      “作为人工智能的一种应用,新华社引入机器人记者,与其媒体定位匹配度更高。对于那些具备技术实力的媒体而言,应尽早布局。当然,对更多技术研发实力没那么强的媒体而言,应始终保持对新技术的‘嗅觉’,运用好这些技术,在服务用户上下功夫。”叶蓁蓁说。

      谈到机器人记者对媒体转型的启示,毛新生认为有两个值得关注的方向:一个是成为微博、微信那样的超级平台;另一个是像“逻辑思维”一样成为某一细分领域的超级内容生产者。前者适用于有实力的大型媒体集团,而更多媒体机构则会成为后者。

      毛新生进一步分析,“超级平台”需要庞大的云计算作为支撑,在媒体形态上要涵盖视频、图片、文字、流媒体等各种形式,尤其是对它们的意义的理解,并且要有对用户数据进行管理、处理及实时利用的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深度学习”建立相应的业务模式,才能使新闻产品与受众需求实现更精准的匹配。

      他强调,数字时代的媒体玩家一定是全数字化的,不仅要成为发行渠道,还要成为新闻生产者和消费者聚集的平台。“定位为‘超级平台’的媒体必须从过去的‘非数字’变成‘数字’,一定要攒数据、攒用户,特别是把握‘85后’‘90后’等年青一代的所思所想,契合他们的需求。”

      而在这个“赢者通吃”的时代,更多无法成为平台的媒体机构,则可以成为平台的参与者,做一个细分领域“小而美”的生产者。

      毫无疑问的是,未来的媒体公司至少要成为一个有科技含量的平台。“无论选择哪一个方向,首先要改变‘刀耕火种’的传统模式,如果对互联网没有好的认同、融入和拥抱,传统媒体转型就无从谈起。当然,这对于传统媒体多年形成的生产方式、组织架构、业务模式等都将带来巨大挑战。”毛新生说。  (李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