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朱鹮艺术周昆剧、能剧等亚洲非遗表演尽在南博

27.10.2015  08:31

  全球艺术名家齐聚

  

  10月25日-31日,2015朱鹮艺术周将在南京博物院剧场举行。期间,观众将欣赏到古典印度舞、古典爪哇舞、昆剧、能剧等亚洲非遗表演。昨天,2015朱鹮艺术周的新闻发布会在江苏省昆剧院举行,中国香港“文化教父”荣念曾、日本戏剧大师佐藤信等十几位来自全球的艺术名家汇聚一堂,为在场媒体详细介绍了本届朱鹮艺术周的诸多亮点和特色。

  江南时报记者程岚岚文/摄

  亮点一:南博的强势加盟让艺术家有了更好的艺术实验平台

  朱鹮是亚洲濒临灭绝的珍贵鸟类,香港“文化教父”、进念·二十面体的艺术总监荣念曾将传统表演艺术家比喻为朱鹮。为探讨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朱鹮计划》诞生,从而催生了朱鹮艺术节。前三届曾参与共同发展的跨领域艺术工作者来自东京、北京、南京、曼谷、新加坡、登巴萨等地。当中包括能剧、昆剧、古典泰国舞蹈、古典巴厘舞蹈、江户提线木偶剧、当代剧场及当代舞蹈等不同领域的艺术家。意图通过跨越、沟通、合作,拓展亚洲地区文化辩证的发展。第四届朱鹮艺术周,吸引了更多的国外艺术家主动加盟,其中不乏来自英、美的专家学者。

  据介绍,今年的艺术周由进念·二十面体、省昆剧院、南京博物院及国际交流基金会联合主办。往年的艺术周,都是在江苏省昆剧院兰苑剧场内举行。今年,随着南京博物院的强势加盟,本届艺术周有了更好的展示平台。

  在现江苏省演艺集团总经理、原江苏省昆剧院院长柯军看来,南博的加盟,也为昆曲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南博非遗馆的老茶馆和小剧场,就相当于我们昆曲演员的另一个展示舞台。我们在自己的兰苑剧场演出的戏,要时刻反思自己有没有很传统,有没有用最传统的方式来演绎昆曲;而当我们在博物馆里演出时,我们这些艺术家是否能够通过表演,来展现我们自己想象的空间?我认为这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

  亮点二:在讲座和研讨会现场融入表演在活泼的氛围中碰撞火花

  艺术周的演出有两种,一种是纯古典非遗表演,一种是不同类别艺术家的跨文化、跨地域、跨表演合作。由荣念曾与九位青年昆曲演员颠覆传统框框,以传统戏曲形式结合当代舞台空间而创作的实验昆曲《坐井观天》,已于25日连演两场。四位亚洲非遗大师表演专场分别在28、29日晚上举行,有古典印度舞、古典爪哇舞、昆剧、能剧。而跨文化合作的“一桌二椅”专场,则将在30、31日晚上演出。能剧、昆剧、当代剧场及当代舞蹈等不同领域的艺术家以“一桌二椅”为主题,以相同的舞台设置进行创作。他们将分成七组,与昆剧青年演员共同创作七个富有实验性的20分钟短编。

  本次艺术周的策展人之一王晓映,自第一届艺术周起,就是策展人。她认为,朱鹮艺术周最大的特点是给艺术家提供了大胆实验、创新的机会、勇气和平台。“艺术家如果不实验、不创新,是一定不能往前走的。老是吃老祖宗的东西,肯定是坐吃山空。抛开历史的节点来看,一定有很多人在做很多实验。有的实验失败了就过去了,有的实验非常好,就稳定下来成为我们现在的传统。其实传统在当时开端的时候一定经历过很多实验,我现在就是参与到这个实验的过程当中,至于这个艺术节未来能够给这个世界留下什么,要等时间去检验。”而江苏省昆剧院院长李鸿良则认为,该艺术周的举办,为艺术家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让艺术家们有了更为广阔的想象的天空,和探索艺术未来发展的勇气。

编辑: 刘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