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40年4本“集体户口”珍藏四千知青青春记忆

27.01.2015  21:00

  一位老知青把它们珍藏了近40年,连同他当年拍下的照片拿到的奖状他还准备在当年下乡的地方建一个陈列馆,你有这方面的“老物件”也可以拿出来展览

  对逝去的岁月,人们总是怀念和珍惜的,照片便是过去时光最好的证明。“我这除了照片为证,还有当年知青下乡的户口簿册子、奖状、文稿等。”年近六旬的苏伟说,他存着这些老物件也快40年了。

  近日,他和朋友商量好,准备在他当年下乡的茅山地区建一个陈列馆,展示与当年知青相关的东西。

  本可留在城里,却挡不住“下乡”的热情

  1968年12月,毛主席作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从此,上山下乡运动大规模展开。

  据历史档案记载,在1975年之前,常州知青下乡,一般是到苏北或者新疆等地,一直到1975年,也就是苏伟那一批开始,基本都是下乡到茅山地区。

  “我原先是不用去的。”苏伟回忆,但看着身边的同龄人基本都要下乡劳动,他很想和他们一起。回去与父母商量了一下,他便提交了下乡申请。

  结果让他很开心,因为没多久他就收到了上山下乡的“光荣榜”。

  “太高兴了,我记得那天捧着大幅的光荣榜拍了张照。”苏伟说,那年的3月,包括他在内的1400多名同志一起到茅山区,开始了长达3年多的知青生活。

  4000多人回城了,他得留下帮忙整理大伙的户口信息

  “上山下乡”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末,1977、1978年,大批知识青年开始返城。

  据了解,那一阶段,常州工业快速发展,城市各个工厂都需要年轻劳动力,所以等到1978年知青返城通知下达时,上面要求,所有知青必须回城,一个不留。

  “那一夜,场面真是壮观啊。”苏伟说,1978年12月,茅山区有4000多名知青要返城,他记得,当时来了几百辆又大又长的卡车接他们,几天就拉回去了。

  但是,那天以及之后的一段时间,对苏伟和另外两个同志来说,不仅不能回城,还得留下来办事。

  苏伟说,他们是知青干部,留下来主要是做那4000多名知青的迁移工作,包括处理户口、粮油以及档案等。

  回城后3个多月,继续落实4000多人的户口迁移

  在苏伟的记忆中,那年冬天真的很冷,但就是这样冷的天,他回城后还要和几个同志一起帮忙,给回城的4000多名知青发放生活补助、落实户口。

  那次去领补助的画面,他至今都能感觉到当时的那种紧张和忐忑。“好几万呢,那会儿可是天文数字啊。”苏伟说,那次他是和几个同志一起去拿的,拿到后把钱分成几沓,放在几个档案袋里,然后再小心翼翼地找了双桂坊一处安静隐秘的办公室,开始分钱,分完钱再分头送到各个知青家里。

  这还算是比较简单的,最麻烦的就是处理知青户口和档案。很多知青在户口簿记录册上写的地址不详、不清楚,甚至写错的都有。“一开始大家的户口都放在南大街派出所。”苏伟说,但他们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找到这4000多人的地址,尽快落实工作后,给他们送过去。

  没办法,苏伟和几个同志每天加班,刮风下雨天也出去,找不到的就托认识的知青找……3个多月,他们处理了所有的户口迁移以及档案管理。

  快40年了,他想征集大家的“知青老物件

  这一晃快40年了,苏伟一直怀念过去那一段知青生活。他保存了当年拿着光荣榜以及和同志在下乡时期的照片、4本户口簿(其中有两本因一次展览暂时没找到)、2张奖状、以及当年的一些文稿,希望能记住那段青春、热情、奋斗的时光。

  这么多年来,他偶尔会和当年的一些知青们聚会,聊聊往事。“其实对我下乡的那个地方很有感情。”苏伟说,今年,他准备和朋友在那边建一个展览馆,把他珍藏至今的老物件都陈列起来。

  另外,他也有个小小心愿,希望能征集到更多与知青有关的物件,让展览馆的展品更丰富。

  有故事的老家当 欢迎你来晒一晒

  记忆的变迁中,总有些不能磨灭的老物件,它们或值得纪念,或值得收藏,承载着一代人或者几代人的印记。(贡丹芳)

编辑:陆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