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市出台《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实施办法》

09.06.2015  12:04

      近日,为建立完善未成年人社会救助、保护工作机制,确保未成年人的基本生存权利和人格尊严,仪征市出台《未成年人社会救助、保护工作实施办法(试行)》。

      《办法》所涉及的救助保护对象主要包括未成年人、急难家庭和生活无着流浪乞讨救助对象等,救助网络主要包括政府和社会两个层面。救助保护程序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发现(报告)。村(居)民政协理员利用社会救助入户核查等机会,摸清、弄明救助保护对象基本情况,建立救助保护对象基础数据库,按季度分别上报该市民政局。二是介入(申请)。各镇(办事处)认真做好分析、评估工作,对患有重大疾病、遭遇重大突发事故等急需救助的困难对象和遭遇重大危险或潜在威胁的未成年人,每月上门走访一次,并依据政策规定及当事人意愿,帮助提出救助或保护申请。三是救助保护(审批)。市民政局相关职能部门及时做好救助保护申请的审核审批工作,并将审批结果及时反馈至镇(办事处)。

      《办法》要求充分利用市社会救助联席会议议事机构平台,定期从教育、公安、卫生、人社、团委、残联、妇联等部门数据中梳理符合条件的救助对象,主动实施救助。同时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救助保护,通过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信息网络结构,建立“发现、介入、救助保护”的工作机制,编织一张兜住未成年人和急难家庭基本生活及权益的安全网。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