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幅木刻《胜利的那一天》捐赠新华日报
著名画家陈超用老报纸“搭建”抗战长城
▲版画《胜利的那一天》。
▲新华日报社社长、党委书记、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周跃敏为陈超颁发收藏证书。
▲陈超在制版过程中。
昨天下午,曾获得“鲁迅版画奖”、囊括全国版画展金银铜奖的著名版画家陈超,把他最新创作的巨幅绝版木刻版画作品《胜利的那一天》捐赠给了新华日报,捐赠仪式在新华报业集团全媒体艺术馆隆重举行。新华日报社社长、党委书记、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周跃敏,新华日报社总编辑、党委副书记刘守华,新华日报社副社长、省报业协会主席刘文平等集团领导出席了捐赠仪式。周跃敏现场接受了该幅版画作品的捐赠。 江南时报记者程岚岚文 记者秦怀珠摄 老报纸“搭建”的长城 凝聚着民族抗战精神 绝版木刻《胜利的那一天》的创作是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虽然作品与战争有关,却不落俗套,别具一格。在这张版画上,观众看不到一点抗战的血腥,却能透过这幅作品,听到无数生命在那一刻的怦然心动;看到举国上下欢呼雀跃、庆祝胜利;感受到饱受战争折磨的炎黄子孙,流淌的眼泪中那炙热温度……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新华日报、中央日报、解放日报、大众日报、申报、新民报等报纸报道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记录下日本投降这一历史时刻,陈超通过艺术的构图、巧妙的搭配,将那个时期的这些报纸真实地再现在这一幅作品之中。各份老报纸的层叠累加、错位摆放,以及作品中光线、空间的设计运用,在作者的精巧构思下,形成了一座意向的长城。“这座长城,代表了中华民族抗战的精神。”陈超说。 在作品中还可以看到,一缕晨光穿透整个画面,三只和平鸽拍打着翅膀迎着光线飞去。透过《胜利的那一天》,观众在一个灾难深重的国度里,看到了民族屹立的曙光。而现代著名国画家喻继高看完《胜利的那一天》后,也大加赞赏,“这是我国顶级的版画作品,作品的表达方式积极向上,立意高远,是当代版画的榜样。” 对话70年前的新华日报 诞生了《胜利的那一天》 新华日报出版的一份号外,及其头条新闻标题《日本接受投降条款》,在整幅作品中最为醒目。陈超告诉记者,他这样处理既是历史的巧合,也是历史的必然。新华日报作为当时国统区唯一一家共产党的机关报,承载了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唤起民众全民抗战的责任,是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呐喊、前进的号角。 “新华日报作为一张合法的报纸,与当时的中央日报并驾齐驱。当日本宣布投降的那一刻,新华日报不仅在重庆本社发了号外,也在华北、华南等地发了号外,毛泽东主席还为此专门题词。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点。”陈超认为,对新华日报来讲,这也是在历史重大关头最闪光的一个点。那天的报纸,承载着民族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刻。它们的再现,直击人心。 “巧合的是,那份号外也是一张版画。它使用的方法,就是版画的制作方法。把字刻好以后,用印刷机印出来。跟版画的印刷方式、表达的手段都是一样的。”陈超说,在这幅作品的创作上,他得到了新华日报的大力支持。“我这次有幸看了近1万份新华日报,很开心也很激动。” 带着感恩的心,陈超在《胜利的那一天》创作完成后一共印了12张,他决定把印出来的第一幅作品捐赠给新华日报社永久收藏。 抗战版画曾是 抗击侵略者的“武器” 新华日报的历史,是一部抗战史,是一部民族解放史。早期江丰、李桦、力群、赖少其、蔡若虹等一大批杰出艺术家,在新华日报上发表抗日版画。新华日报华北版和重庆版先后推出了“敌后方木刻”和“木刻阵线”副刊,那些形象生动的木刻艺术,呼唤着华夏儿女奋起抗敌的英勇激情,凝聚着中华民族统一抗战的浴血精神,抗战版画也通过新华日报这一传统载体,变成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武器”。这,也是新华日报与中国新兴木刻之间深厚的渊源。 作为第一位进驻新华全媒体艺术馆开办个人工作室的版画家,陈超在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的大楼内,面对70年前的新华日报,创作了这样一幅承载着厚重历史的版画作品,并把它赠送给新华日报,这一举动意义深刻。刘守华代表新华日报党委,代表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所有员工,对此表示感谢。“每一位读者,都能从这张版画中看到民族的新生,每一个新华传媒人,都能从这幅画面中感受到历史的分量。”刘守华说。 新华日报全媒体艺术馆馆长魏长健也对陈超的这幅作品做出了很高的评价。他认为这张版画尊重了历史,是那一时刻的真实再现,同时也尊重了艺术,把真实的历史用艺术家娴熟的艺术手法再现出来。“那个时代,中国4万万同胞,新华日报、中央日报、解放日报基本涵盖了主要的消息来源。在当下宣传抗战题材的作品中,这张版画是最为别具一格的。没有看到战争的血腥,却让人确确实实感受到了那个时代”。
编辑: 刘 明、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