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承办第43期道德讲堂

30.09.2016  18:45

 

图为演节目环节,红十字会博爱艺术团正在表演。

 

讲堂讯息

 

9月27日,由市文明委主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承办的道德讲堂总堂第43期活动在马洲书院举行。本期讲堂以“心存大爱 敬业奉献”为主题,分作一番自省、唱一首歌曲、看一部短片、诵一段经典、讲一个故事、演一个节目、谈一席感悟、作一番点评、送一份吉祥九个环节进行。讲故事环节中,宣讲员为大家介绍了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护士长陈凯明悉心照顾病患的敬业故事,传递出医护人员的博爱精神。

 

身边故事

 

用爱修复病人破碎的心

 

陈凯明来自重庆市万州市云阳县,他的曾祖父、爷爷、奶奶、叔叔、姑姑、爸爸都是该镇有名的中医。由于从小接受熏陶,长大后陈凯明也选择了从医。1993年,按照三峡移民区相关就业政策,他可以自主选择到其他城市工作。当他了解到靖江有一个精神科男护士的岗位时,他毅然作出了选择。1995年,他来到靖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成了精神科一名护士。选择这个岗位其实是有原因的:上学期间,他有一位同学不幸患上了孤独症,由于当地治疗条件较差,最终因抑郁而自杀身亡。这件事情对陈凯明触动很大,他下定决心要到精神科工作,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帮助这些特殊病人。

 

精神科医护人员挨打、被捉弄是常事。今年夏天,门诊收进了一名40多岁的男病人,办完手续后,陈凯明准备将他带入病房,但遭到了反抗。面对身高一米八几的壮汉,陈凯明正在耐心劝说。“啪!”一记响亮的耳光扇了过来,陈凯明顿时感觉脸部火辣辣。但是,他并没有生气,而是继续带着笑劝说病人。最终,在大家的帮助下,把病人安全送入病房。“不要怪他,其实病人很可怜,因为疾病导致他们控制不了自己。”这是陈凯明常说的一句话。

 

去年10月,市救助站送来一名60多岁的男病人。刚刚送来时,该男子目光呆滞,蓬头垢面,胡子拉茬,身穿一件破旧的棉衣,浑身污垢。陈凯明和护士们立即挑来热水,将他泡进澡盆里,一边加热水一边不停地帮他搓洗。男子打结的头发用洗发水怎么洗都理不顺,他们又找来洗洁精帮他反复洗。这种病人自我保护意识都非常强,洗澡时不停地反抗,陈凯明亲自动手带几个人一起上阵,整整忙了一个多小时才帮他洗好澡。随后,刮胡子、理发、喂饭……

 

长期住院的精神病患者就像孩子一样,生活不能自理,护士们要帮着剪指甲、理发、洗澡等,为了方便,身为护士长的陈凯明还专门到理发店学习了理发手艺。

 

作为一名守护特殊病人的男护士,陈凯明默默地工作了20年,当有人劝他离开这个岗位时,他总是说:我这辈子就交给他们了。

 

领导干部谈核心价值观

 

靖江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党委书记何艳红:

 

卫生计生工作涉及千家万户,更需要我们遵守道德行为准则,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只有这样,群众才能有获得感和安全感,社会才会有认同感。我市医疗体制综合改革已进入深水区,需要全体卫生计生系统干部职工,用舍我其谁的事业心,勇于奉献的责任感,勇挑重担,锐意进取。

 

卫生计生工作重在基层,需要坚实的高素质队伍基础,道德教育至关重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我们身边有撕心坚守、生死抉择的典型人物胡方斌,更不乏像陈凯明一样默默耕耘于基层一线,无私奉献,温情服务于群众的优秀群体,他们是我们的标杆,他们的事迹内涵就是大爱精神,就是崇高的道德修养和不忘初心的职业操守。

 

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精”,我们必须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深入学习,学而明智,存德于心,施德于形。在工作中谦逊卑恭、敬畏百姓,遵守纪律、严守行业规范,形成时时讲道德、个个讲奉献的良好氛围,不断提升行业发展的软实力。

 

观众感悟

 

爱卫办城市卫生科科长卢国旺: 今后我将更加注重道德品格修养的提升,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遵守工作纪律,牢记深入推进医改的历史使命,奋发有为,为建设健康中国、健康靖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新港城医院院长钱海: 作为一名卫生基层工作者,我深深感到,无论战斗在什么岗位,职无类分,事无大小,都攸关民生。今后,在工作中我将从点滴做起,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牢守医德规范,努力建设好我们共同的家园。

 

江阴—靖江工业园区社会事业科科长张怀英:我感受到了道德的力量,感受到了广大医护工作者的不平凡,对心存大爱、敬业奉献有了更感性的认识。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过程中,每一个公民都应该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勇敢担负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