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五一”宣传服务月品牌影响力提升—服务职工近15万人次 补发补缴工资社保670多万元

09.08.2016  13:34

      本网讯  今年5月份,省总工会连续第三年与省司法厅、省人社厅联手,在全省开展“五一劳动法律宣传服务月”活动,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劳动关系带来的新情况,以“携手并进,共创和谐”为主题,千方百计为企业和职工送法律、送知识、送服务。活动宣传面不断扩大,服务触角不断延伸,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据统计,在宣传服务月活动中,全省工会共组织6195名志愿者,开展阳光法律援助志愿服务活动1047场,设立咨询服务站(点)1600处,深入企业、社区、园区及各类市场5861家,面对面服务职工14.8万人次,发放各种宣传资料32万多份、法律维权读本12.5万册;举办劳动法律知识大讲堂566场,参加培训的工会干部、职工达62626人次;深入2910家企业开展劳动法律监督服务活动,发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意见书1227份、建议书585份,纠正违法用工2116人次,补发工资435.82万元,补缴社会保险费235.8万元;推动2094家企业开展劳动用工监督评估改进行动,制定改进计划(方案)的企业达1317家,发现矛盾隐患803个,及时整改679项;选树各类宣传典型133个,形成经验308份。

        记者了解到,在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法律宣传服务的同时,我省工会集中力量,不断推进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南通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三级联动,抽调精干力量,深入572家企业开展劳动法律监督服务。连云港市工会会同人社、住建、公安等部门,在《劳动合同法》贯彻落实、劳务派遣用工、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等方面开展专项监督检查。泰州市工会与劳动监察密切协作,合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组织由劳动监察员、工会法律顾问、职工法律援助律师团律师等组成的监督检查小组,并邀请江苏工人报驻泰州记者参与,实地督查建筑、化工、钢铁、造船等行业企业劳动法律贯彻实施及职工权益维护情况。苏州市在对所辖四市六区251名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系统培训的基础上,上下联动,推进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常态化。江阴市开展“百人千企”劳动法律监督志愿服务活动,组织18个乡镇113名志愿者,实地督查280家企业,同时给企业送上《劳动风险预防指南》。

        各级工会还突出重点,深入推进劳动用工监督评估改进行动。扬州市工会会同人社、司法等部门下发《关于在全市开展2016年度企业劳动用工风险评估改进行动的通知》,联合召开推进会,明确去产能去库存涉及的企业、未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生产经营严重困难拟裁员的企业、近三年劳动争议高发并屡被投诉举报的企业为2016年度监督评估改进行动重点对象,对420多家企业进行了监督检查。盐城市工会会同人社、安监、司法等部门走进企业,开展安全生产监督和劳动关系矛盾预防化解专项监督检查,指导企业对劳动用工、工资支付、劳动规章制度、社会保险费缴纳等进行自我检查、自我评估、自我改进,发现问题及时推动解决,促进企业完善管理、规范用工。宿迁市工会依托阳光法律援助志愿者服务队,组织法律专家、律师、法学专业在读大学生,走进企业面对面开展指导服务,帮助制定劳动用工自我监督评估改进工作计划,排除矛盾隐患。常州市总工会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亲自带队走进企业,调研企业用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组织专家指导和帮助企业制订整改计划。

        此外,全省工会上下联动,集中开展阳光法律援助志愿服务活动,打造具有江苏特色的法律维权服务品牌。省总工会阳光法律援助志愿者服务队,走进模范马路社区和省职业介绍中心,开展法律援助服务。各市、县(市、区)工会阳光法律援助志愿者服务队,也主动走上街头、走进社区,深入开发园区、企业、劳动力交流市场、农民工劳务市场,面对面为职工群众送法律、送服务,及时解答劳动法律法规贯彻落实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谢丹娜)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