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型制造助推江苏工业转型升级

12.11.2016  10:34

  在传统概念中,制造业和服务业间是相互独立的关系。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间正在越来越多地互动,两者正变得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相互支持。面对下行压力,积极引导企业实现制造服务的融合创新,加快发展动力转换,已成为江苏工业转型升级的显著特征。近日,记者从江苏经信委获悉,江苏工业企业加快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引起哈佛商学院的关注,双良集团向服务型制造转型的过程被撰写成哈佛商学院教学案例,这也是哈佛商学院近年来少有的关注于中国制造企业成功转型的案例。

  服务型制造,不仅是制造业转型的方向,更是当前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江苏企业积极探索出的服务型制造“转型”之路,不仅为企业发展寻找到可栖良木,也为江苏经信破冰深化改革找到新动能。

  被哈佛“慧眼相中”:空调制造龙头企业 如今收入9成靠服务

  作为全球精英企业的摇篮,哈佛商学院的“眼光”从来挑剔,鲜有令其为之瞩目的“中国案例”,此次江苏双良集团入选,是意外,却也属情理之中。中国一直享有“世界制造大国”的美誉,然大而不强,是当下中国制造转型需要攻克的新的时代课题,由大变强,则是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和方向。江苏制造业企业繁多,尤为繁盛,当下制造型企业的转型与发展,既是属于江苏的命题,也是整个中国制造的缩影。因此,与其说哈佛商学院关注双良的转型,不如说,江苏的服务型制造转型之路代表着“全国先行”,有借鉴和参考价值,也是世界制造业转型历程中的一页。

  和众多传统制造型企业一样,深耕“空调制造”多年的江苏双良集团,有近20年都视售后服务为企业生命线,然而即便售后服务再周到细致、再贴心温暖,也都容易被这个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所抛弃。摸索中,双良渐渐意识到,光靠毫无技术含量的“人情牌”已无法在当下越来越透明的市场下立于不败,“好的服务含金量高,就是让客户离不开你。”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服务分公司总经理胡高峰采访中向交汇点记者谈到,这里说的“服务”不是以前概念的售后服务,而是制造企业通过服务创新挖掘市场机会提高盈利水平。

  双良摸索出的“服务创新”体现在,从一个“空调制造商”到“新能源装备系统集成商”的华丽转变。胡高峰向记者举了几个典型例子,比如近年来,双良研发出全球第一套大型热电余电回收吸收式热泵,相当于每年再造一个一万亩森林;再例如,国内自主设计的第一套空冷塔在神华定州发电厂应用,一年节省的水可供50万人的城市......记者获悉,目前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大多来自于服务收入,2014年公司服务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90%。

  今天的双良节能,不再只是制造空调主机的制造商,更是为用户提供节能综合解决方案的服务商,制造与服务相得益彰,服务型制造模式得到充分体现。双良节能总工程师毛洪财接受采访时表示,双良在节能环保领域拥有500余项专利,这些专利技术,是帮助企业敲开市场大门的关键。由此可见,在制造企业到服务制造企业的转型中,“异质性技术”是关键竞争力。

  经济下行压力下,江苏制造业积极“跨界

  无论是从统计数据,还是从各地区、各行业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看,当前增长速度下滑,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已是事实。在此背景下的江苏制造业转型升级,有的是面临挑战“不得已而为之”,有的则是“顺势而为”,全国两会“视频会议”服务商苏州科达科技公司的转型就是后者。

  通过苏州科达可靠便捷的视频会议服务,参会者不仅可以听到其他会场的声音、看到其他会场现场参会人的形象,还可以实时发送电子演示内容进行讨论。科达的个性化“服务模式”弥补了视频会议市场的空白,也为传统制造企业服务制造型转型打开了思路。

  苏州科达科技公司董事长向记者介绍,近年来视频会议运营服务项目的开发成为科达快速发展的增长点,2014年科达公司销售合同13亿,其中服务收入占产品销售收入的33%以上。交汇点记者了解到,科达不仅提供个性化、多元化的视频会议服务,还将视频会议终端设备通过租赁的方式交付给最终客户使用,为客户提供日常维护服务,按月收取服务费用。这种创新的设备租赁模式,就是基于客户需求而生的,该创新增值服务案例,对于其他视讯企业面向本行业客户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转型是较好的示范作用。

  分享经验时,科达工作人员谈到,科达的会议运营服务是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从单纯的出售产品向出售“产品+服务”转变,在提升价值链的同时,扩大了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这种制造业向服务业“跨界”寻发展的做法,是江苏企业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寻找到的一根“稻草“。根据客户的实质需求提供深度服务,增加客户对自身的依赖,从而扭转制造企业间集中于同质产品价格之间恶性竞争的局面,无疑是提升制造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江苏服务型制造模式方兴未艾 1.5万家制造企业取得初效

  交汇点记者从江苏省经信委获悉,近年来,江苏一直在探索制造转型升级发展,江苏落实《中国制造2025》在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方面已取得成果。

  江苏省经信委相关人员向记者举了几个例子,今年江苏已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推进服务型制造发展的工作意见》,此外,江苏第二批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名单也将在今年年底前公布,这都为国家推进、发展服务型制造工作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方兴未艾的服务外包产业,为江苏在国际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记者从江苏经信委得到的数据显示,2016年首批被认定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多达52家,常州的今创、苏州的博耳和科达、无锡的双良和徐州的徐工,还作为江苏服务型制造的典型代表,在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南京召开的现场会上被观摩学习,在全国层面学习推广。无锡双良入选哈佛商学院教学案例,为世界制造业瞩目。

  江苏省经信委副巡视员周毅彪表示,发展服务型制造是江苏工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这是全省经信部门必须形成的共识。近年来,江苏制造业实现平稳较快增长,运行质量持续提升,但仍存在产能过剩、发展动能不足、创新能力弱、产业发展层次低等问题,传统制造业还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环节。开展服务型制造,将是江苏制造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更是江苏制造走向江苏创造的必经之路。

  企业转型升级也需要政府一臂之力,据悉,2016年江苏全省共扶持56个基础条件好、服务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的服务型制造重点项目,较上年增长80.6%。据抽样调查显示,目前全省已有近1.5万家制造企业在服务型制造方面取得初步成效,其他企业也正在逐步完成单纯制造向制造加服务模式的转变。从行业情况看,五成以上的装备制造业和近三成的消费品行业企业均已涉足服务型制造。

  交汇点记者 王梦然

编辑:顾名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