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现代服务业人才需求大 九大重点产业哪些岗位最缺人

02.03.2016  13:31

  中国江苏网3月2日讯 昨天,市人社部门发布了《苏州市2016年度重点产业紧缺人才需求目录》(以下简称《目录》)。近年来,苏州新兴产业发展已形成独特的产业优势和地区特色。同时,围绕转型发展,苏州加快现代服务业推进速度,以更好地支撑新兴产业发展,进而形成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

  人社部门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中的9个重点产业——金融服务、科技服务、现代物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软件和集成电路、节能与新能源、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产业中,选取我市下辖四市六区近1800家企业展开了调查,最终从1074个岗位样本中,确定了181个紧缺岗位列入了《目录》。同时《目录》还分析了当前苏州重点产业人才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

  □记者朱晓奕

   新兴产业需求增大 人才短缺问题仍然存在

  增员计划

  调查结果显示,45%的企业预计将增加员工数量,与2015年数据(46%)基本持平;11%的企业预计将减少员工数量,比2015年数据(7%)增加4个百分点,全市总体人才需求量略有下滑。

  伴随智能制造的发展浪潮,苏州高新科技产业集聚与创新人才集聚进入新高度,企业的人才招募重点已经从数量开始向质量转变,企业对于人才聘用的态度趋于谨慎,人才招募呈现“少而精”的趋势。特别是迅速发展中的新兴产业,企业的招募需求显著,而相应的对口人才数量不足造成人才短缺,结构性失衡现象凸显。

   现代服务业人才供给不足 高层次人才缺口较大

  增员企业的产业分布

  从计划增加员工人数企业的产业分布来看,调查结果显示,科技服务产业有59%的企业计划增员;金融服务、现代物流产业均有57%的企业计划增员。现代服务业对人才的需求远高于先进制造业。

  目前来看,苏州推动现代服务业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人才供给不足,主要体现在高端服务业人才供给不足以及高层次人才缺口较大。

  调查显示,金融服务产业中投资管理、资产证券化、资产评估、信贷分析、风险管理相关人才相对紧缺;科技服务产业中知识产权、质量检验、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信息、电子商务相关人才相对紧缺;现代物流产业中物流融资、运输保险、国际贸易、海事仲裁、货运代理相关人才相对紧缺。

   产业发展需加强产学研合作 培养对口专业人才

  人才紧缺的原因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认为人才紧缺的原因中排名前两位的是“人才市场中符合岗位要求的人才数量少”(39%)与“本地专业对口领域的人才数量少”(31%),希望通过更多合理的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促进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更符合产业的发展趋势及市场的实际需求。

  因此需要教育机构及时调整人才的培养结构,通过产学研合作促进教育模式创新的同时,探索专业设置与产业转型发展需求之间的有效衔接,在专业、课程、技能、交流渠道等方面更为切合实际;还需要政府进一步采取措施,建立一系列能够促进和激励产、学、研各方探索合作的政策和机制,继续大力实施政策性合作项目。

   企业对应届毕业生需求下滑 就业形势将更为严峻

  应届生招募的产业分布

  调查结果显示,2016年44%的企业预计会有应届毕业生的招募需求,该数据较2015年下滑了12个百分点,减少趋势明显,预示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将更为严峻。在表示会考虑招募应届毕业生的企业中,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金融服务产业的企业数量最多,占比分别为20%、18%、14%。

  这是由多方面因素导致的,一方面,国内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仍然存在,经济增长率有所降低,加上国际经济持续低迷,导致市场整体招募需求下降;另一方面,高等院校的一些专业设置和教育内容未能及时适应产业发展,使得高校毕业生的知识技能难以及时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另外,还存在一些观念的问题,高校毕业生自主意识强,对就业的认识多元化,适应市场的意识不强等。

  2016年现代服务业及部分新兴产业的招募需求将会保持增长势头,尤其是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快速扩张对拓展市场的需求日益增强,将为高校毕业生带来职业发展的机会。通过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就职培训、就业教育,帮助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提升求职技能,有利于改善日益凸显的结构性失衡现象。

编辑: 廉昕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