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法,还必须有“狠劲”

30.01.2015  10:20

  两会快评

  今年两会,一个很大的看点就是代表审议《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据称这也是省人代会自2001年以来第一次审议地方性法规。正因为近年来包括大气污染在内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人们对这部条例的审议也充满期待,期待法律能彰显其应有的刚性力量。而两会上,无论是人大审议现场,还是政协讨论会场,环境保护的话题依然热度不减,诸如“推进大气环境治理”、“加大长江水污染防治力度”等热点提案再次引发媒体跟踪关注。

  环境保护的法律紧箍咒越念越紧,已是不争的事实。譬如今年1月1日,新《环境保护法》已正式施行,处罚力度加大,处罚手段增加,并赋予了环保部门更多执法权力和手段。实际上在此之前,各地对于污染防治的文件规定或各种禁令,也有不少。有关方面近年来办理代表委员相关提案议案时,也都能给出诸多承诺答复。但发人深思的是,许多污染问题依然没能得到有效解决,一些胆大妄为的企业依然超标排放甚至违法偷排。这说明,仅有完善的法律法规还是远远不够的,严格执行、铁腕落实,才能彰显法治的真正力量。

  诚如省委书记罗志军在政协开幕大会上讲话时强调的,要拿出动真碰硬的狠劲、久久为功的韧劲,积极探索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打好大气污染、水污染治理的攻坚战,让“碧水蓝天”成为江苏环境的新常态。

  “碧水蓝天”成为新常态,其语境应是回应百姓对“APEC蓝”“青奥蓝”“公祭蓝”等的期盼。其实,在保障这些重大活动时,撇开有关方面采取的一些超常规举措,对已有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的严格执行,是“碧水蓝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正因为有关方面拿出了狠劲,一些过去习惯违规的企业也心生胆怯,为避风头而暂时偃旗息鼓。而一旦管理者、监督者因为重大活动结束而松了口气,污染企业则又开始冒头反弹。因此,我们应该从中得出经验,不仅要拿出动真碰硬的狠劲,还应久久为功,严格公正执行相关法律法规,让高压线一直通着高压电,让遵纪守法者在市场竞争中不仅不吃亏,还能得到更多的优待扶持,从而赢得未来也改变未来。

  期待代表审议我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时能贡献更多智慧,让这部法规更贴合江苏发展实际,不仅能更好保护环境,还能促使更多企业自觉行动。更期待代表委员能在平时履行更多的监督职能,不留情面甚至也有点狠劲,让相关法律法规真正成为我们向污染宣战的利器。耿联

原标题: 有法,还必须有“狠劲

编辑: 王高峰、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