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有效供给 江苏船舶工业挺进高端市场

17.06.2016  20:48

 
   “十三五”期间,江苏船舶工业将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发,以坚持创新引领为中心,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出提高有效供给,狠抓中高端产品设计建造,推动江苏造船业向中高端迈进,着力在高新技术船舶产品领域、海洋工程装备领域、船舶绿色制造领域以及高端配套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加大高新技术船舶产品及海洋工程装备领域的研发建造是江苏船舶工业打造高端产品线的首张王牌。在产品供给方面,江苏船舶工业将抓住技术复杂船型需求持续活跃的有利时机,快速提升LNG运输船、大型LPG船等产品的设计建造水平,打造高端品牌;同时,突破豪华游轮建造技术,积极开展基地航行船舶、清洁能源船舶、超大型矿砂船、大型工程船、南京磷虾捕捞船等高技术船型开发。重点船型包括LNG动力双燃料船舶、极地航行船舶、中/大型LNG运输船、汽车运输船。在海工装备领域,将全面提高海工装备研发、建造和项目管理水平,掌握海洋工程装备特有的设计、建造及安装调试技术,建立与海工装备项目特点相适应的、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项目管理模式和生产组织方式,重点发展方向包括海洋工程装备技术、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装备、海洋浮体结构物、其他海洋资源开发装备。
  针对创新能力弱、工艺落后、能耗大、效率低的低端产能,江苏船舶工业还将实行关停并转,提高船舶工业产业集中度,鼓励企业自律产能,避免内部无序恶性竞争,通过升级改造形成高效率、智能化、低能耗和绿色环保的优质产能,形成合理的产能结构。积极实施“产业链”补短板,大力发展高端配套,打造特色鲜明的配套产业基地,促进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企业与配套企业战略合作,构建完备的配套产业链体系已成为江苏船舶工业“十三五”发展高端配套的重点之一。
  在高端配套领域,江苏船舶工业下一步将重点发展三大板块,一是推动优势配套产品集成化、智能化、模块化发展,满足船用设备耐低温及低温、止裂等原材料需求,掌握核心设计制造技术;二是加快船舶和海工配套自主品牌产品开发和产业化;三是掌握海洋工程装备关键系统配套技术,包括钻进系统集成技术,动力定位系统集成技术,钻井包以及大型甲板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等。主要有动力系统、机电控制设备、海工装备专用设备、水下生产系统及关键设备等。
  在船舶开发设计关键技术领域,江苏船舶工业还将着力抓好相关领域的关键技术积累和提升,重点开展船舶性能优化、节能与新能源、智能船舶技术等关键领域的技术突破,掌握一批行业核心和共性技术。主要包括CFD线型优化技术、船舶总体多学科优化设计技术、结构轻量化设计技术、振动和噪音风险及预报技术、船机桨匹配及节能优化技术等。
  绿色发展是方向,是船舶工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赢得未来竞争的关键。在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丰富内涵之际,江苏船舶工业将顺应当前节能减排的趋势,不仅在船型设计方面迎合船东对绿色船型的需求,还将在船舶绿色制造领域借助智能制造装备技术,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制造,并通过夯实精益生产,创新工程管理模式实现船舶绿色制造,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资源耗费,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的目标。
  在智能制造方面,江苏船舶工业将以扩大机器人应用和生产线智能化改造等智能制造手段为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切入点,支持船舶先进制造工艺技术和船舶智能制造装备技术研发,加强工艺流程信息化改造。稳步推进包括钢板下料、小组立焊接、涂装、管件加工等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依托重点船舶企业建成示范智能车间,促进船舶制造业转型升级,为船舶生产实现“智慧制造”奠定基础。并在生产的各环节进一步寻找智能化建设的可能性,有序、深入地开展智能工厂建设。同时,将夯实精益生产,通过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支持船企引进设计、生产、管理一体化的数据平台和解决方案。大力推广应用节能、高效、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和综合利用等制造技术,实现绿色造船。此外,将建立以任务包为管理单位的生产工程管理体系,推动实施本工化用工模式和可视化的现场管理,构建连续流动,准时化、节拍均衡的生产方式;实现以拉动式计划、准时化为主的管控模式。
  当前航运、造船市场持续低迷,把目光聚焦供给侧改革是船舶工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船企必须主动作为。在加强供给侧改革的同时,企业要想方设法寻找需求、创造需求,抢订单、求生存。一方面,根据自身现有的设施条件,选准突破口,在某一细分船型领域做精做专,培育产品品牌;另一方面,要强质量、树品牌,以“工匠精神”推进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建设,向高效优质企业转型,培育企业品牌,做到需求与供给“两手抓,两手硬”,才能真正推动船舶工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