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月我省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28.11.2014  14:05

  1-10月,我省工业经济延续三季度的基本平稳态势,行业结构调整和提质增效稳步推进,但下行压力短期内难以缓解。具体运行分析情况如下:


  工业生产平稳放缓


  1-10月,全省工业生产与前三季度基本持平,运行保持平稳,全省完成工业增加值25989.9亿元,同比增长10%。从当月增速看,10月当月实现增加值2646.4亿元,同比增长8.5%,自7月以来,增速连续4个月下降到10%以下。从累计增速看,增速维持在10.5%左右的区间,10月份累计增速为年度低点,延续第一季度的稳中趋缓态势。从内部构成看,轻、重工业增势平稳,轻工业完成7267.2亿元,同比增长9.8%,重工业完成18722.7亿元,同比增长10%。从所有制结构看,民营工业(11.9%)、股份制企业(11.3%)均快于全省水平。从产销对接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为98.3%,连续7个月保持在98%以上,全省工业产销对接基本平衡。


  从周边省份看,工业经济稳中放缓成为东部省域工业发展新常态。1-10月,我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其中沿海的广东(8.4%)、浙江(6.7%)、山东(9.4%)、上海(4.7%)等周边省份工业生产平稳。江苏省工业增加值增速比全国和上述各省(市)高1.6个、1.6个、3.3个、0.6个、5.3个百分点,位居东部沿海省份前列。


  行业调整成效显现


  1-10月,全省实现工业产值突破10万亿,达到119691.3亿元,同比增长8.1%。40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3个产值保持不同程度的增长,增长面超过8成,7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产量增长的有43种,占61.4%,较去年同期提高4.5个百分点。八大主要工业行业实现增长,行业增速分化明显。其中,医药行业增速相对较快,增速超过14%;电子、纺织、冶金(有色)行业增长在5%以下;机械、轻工(烟草)、建材、石化行业产值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作为当前市场消费热点和国家产业政策扶持重点,汽车制造、铁路等运输设备制造等行业持续较快增长。汽车制造业产值增长13.5%,高于全省5.4个百分点,铁路、船舶等运输设备制造产值增长达到9.6%,高于去年同期8.8个百分点。


  区域工业协调发展


  1-10月,在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一市一策”等政策支撑下,区域工业发展格局向优化、协调、有序方向调整。苏北地区工业指标增幅继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6085.1亿元,增速高于全省2个百分点以上,对全省工业增长贡献率逐渐提高;苏中沿海地区围绕沿江沿海开发、大桥大港建设、海洋工程等重大产业项目投资,加快与苏南地区产业优势跨江融合,南通、扬州、泰州完成工业增加值2368.3亿元、1805.8亿元、1806.9亿元,分别增长11.4%、12%、11.7%,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苏南地区继续利用总量、技术、信息、资本优势渡过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的阵痛期,工业增速放缓但保持在5%-10%的增长区间。从用电情况看,10月当月工业用电增速苏中快于苏北,苏北快于苏南。连云港用电增幅最高,为32.46%。徐州、盐城增幅最低,分别为-4.83%、-0.43%。1-10月份累计增幅较低的有徐州(-1.98%)、镇江(-0.06%)和南京(0.05%)。此外,各区域工业产销情况良好有序,工业产销率均维持在98%左右的高位水平。


  工业投资持续放缓


  1-10月,全省工业完成投资16326.9亿元,同比增长10.7%,回落7.8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增速回落7.3个百分点,其中列统的30个制造业行业门类中,23个行业投资增速较快。从长期的投资增长幅度看,2013年以来工业投资显现出较大的下行波动,2014年一季度以来就步入增幅持续性下行通道。投资结构进—步调整,主要产业投资稳定增长,投资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我省工业前六大产业完成投资 69050.3亿元,约占全省工业投资总量的四成,其中装备工业(包括电气机械、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电子信息、化工工业等投资均超过千亿元以上,构成投资行业集中群。此外,国家重点调控行业的投资得到有效控制,如水泥行业的投资增幅从上年的18.9%降至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