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月全市经济运行情况简析

20.11.2015  09:20



面对内需不足、外需不振等压力,面临传统增长力衰减和新的发展动能接续等多重矛盾的挑战,全市上下迎难而上,坚持创新驱动,主动适应新常态,在运行压力依然较大的前提下,全市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不断积累,结构调整成效明显。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工业生产规模缩减,结构调整成效明显

1-10月,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10767.90亿元,同比下降1.0%,降幅比前三季度加深0.9个百分点。

1-10月,全市规上轻工业完成产值2440.48亿元,同比增长7.8%;重工业完成产值8327.42亿元,同比下降3.3%。高技术产业完成产值2586.91亿元,同比增长7.3%,增幅高于全市规上工业8.3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占全市规上工业的比重为24.0%,同比提升1.8个百分点;六大行业中有5个行业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增幅高达79.6%、医药制造业、信息化学品制造增幅均达到两位数,分别增长12.9%和12.1%。五大高耗能行业产值同比减少415.06亿元,同比下降12.0%,低于规上工业平均增速11个百分点。

在38个列统的行业大类中,有22个行业大类生产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行业总量排在前两位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产值2076.8亿元,同比增长6.6%;汽车制造业实现产值1469.28亿元,增长5.4%。

二、服务业平稳向好,现代服务业高速增长

1-9月,规模以上服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655.32亿元,同比增长12.0%,继续保持平稳运行的态势;实现营业利润264.13亿元,同比增长13.8%,增幅比1-8月提升1.9个百分点。

在服务业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674.62亿元,同比增长22.0%,其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5.5%,增幅高于规上服务业平均水平83.5个百分点。

10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8860.47亿元,同比增长16.4%,增幅较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别提升3.3和0.2个百分点,增幅稳步回升。10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7138.46亿元,同比增长22.0%。

三、消费品市场增长平稳,商品档次有所提升

1-10月,全市消费品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56.7亿元,同比增长9.9%,其中限上企业(单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77.41亿元,同比增长6.1%,增幅均与前三季度持平。其中,10月份当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69.80亿元,同比增长15.7%。

1-10月,限上企业(单位)批发零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65.29亿元,同比增长6.3%,增幅与前三季度持平;限上企业(单位)住宿餐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12亿元,同比增长3.2%,增幅比前三季度提升0.7个百分点,继续呈回暖态势。

消费升级类商品增长较快。1-10月,限上企业(单位)批发零售业企业零售中,文化办公用品类(24.6%)、通讯器材类(22.1%)、日用品类(18.3%)、家用电器和音响制品类(17.5%)、金银珠宝类(17.4%)、中西药品类(15.4%)、建筑及装潢材料类(15.1%)。

四、进 出口降幅收窄,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增幅较快

今年以来,我市外贸进出口总体呈现下降的态势。1-10月,全市完成外贸进出口额439.49亿美元,同比下降6.2%,降幅与前三季度持平、比上半年扩大1.2个百分点。其中,实现进口总额181.12亿美元,同比下降10.5%,降幅较上半年和1-9月分别下行4.0个和0.9个百分点;实现出口总额258.37亿美元,同比下降2.9%,降幅比上半年和三季度分别收窄0.9个和0.7百分点。

1-10月,南京市规上工业完成出口交货值1635.09亿元,同比增长6.4%,工业品出口增幅高于内销9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192.14亿元,同比增长10.4%;其中,新能源制造业增长17.4%、医药制造业增长15.7%、智能装备制造业增长14.7%、航空航天制造业增长11.5%、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增长10.7%。

六五、固定投资增速回落,投资结构不断改善

1-10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共完成4566.86亿元,同比下降0.3%,较前三季度回落0.6个百分点。从产业看,一产完成投资28.85亿元,同比增长13.4%;二产完成投资1747.79亿元,同比下降4.5%,其中完成工业投资1729.58亿元,同比下降4.4%;三产完成投资2790.22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245.76亿元,增长29.9%。

全市服务业投资增幅高于全市平均增幅2.7个百分点,高于二产投资增幅6.9个百分点;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9.9%,快于工业投资增速14.3个百分点,占工业投资总量比重达48.6%,占比同比提升6.3个百分点;高耗能行业投资同比下降6.6%,占工业投资总量比重达17.1%,占比同比回落0.4个百分点。

七六、财政收支增长平稳,民生支出保障有力

1-10月,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39.2亿元,同口径同比增长9.2%,增幅比上半年提升0.1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提升0.8个百分点。其中实现税收收入688.70亿元,同比增长10.6%,税收占比为82.1%,与前三季度持平。

1-10月,全市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71.55亿元,同比增长33.0%,呈现高位增长。在财政支出中,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增长91.5%、节能环保支出增长59.8%、教育支出增长22.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3.9%等民生保障方面。

八七、消费价格略有回落,工业价格依然下行

1-10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9%,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1-9月回落0.3、0.2和0.1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呈持续回落态势。从八大类别构成看呈“六升二降”格局:食品类上涨2.2%、烟酒类上涨0.5%、衣着类上涨5.0%、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3.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0.5%、居住类上涨1.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3.7%,交通和通信类下降1.5%。

1-10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9.7%,降幅比1-9月扩大0.1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9.5%,降幅与1-9月持平。

总体上看,当前全市经济保持平稳运行态势,积极因素不断增加,但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依然存在。下阶段,全市应进一步加大经济工作组织力度,积极有效贯彻落实“稳增长、促转型”的各项政策措施,努力确保全年经济运行平稳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