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阳县6月份棉花苗情状况及栽后管理措施

08.07.2016  17:50
        6月23日下午3时许,射阳县经济开发区陈洋办事处和海河镇共7个村居遭受龙卷风袭击,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部分在田农作物损毁严重。最近两天,射阳县棉花协会合同县作栽站等相关部门,对全县棉田受灾情况、当前棉花苗情状况以及栽后补救管理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了调查。棉农反映,这次龙卷风对棉花生产的直接影响不是太大,但连续不断的阴雨低温寡照天气使得阶段的棉花生长发育特显缓慢。目前,灾后的各项管理及补救措施正在落实之中。
        一、受灾情况。据初步统计,龙卷风袭击范围内受灾严重的农作物虽有7000多亩,但棉花损毁的面积几近为零。主要原因是区域内棉花面积少,有的村几乎没有棉花种植。资料显示,在2009年前,陈洋、海河也都是射阳县棉花生产的重点镇,每年的种植面积分别占该镇秋粮总面积的80%和50%左右。但在随后的几年中,受市场、价格、收益、土地流转及劳动力结构调整、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提高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棉花面积连年减少。到了2015年,大面积的棉花种植在这些镇区已经不复存在。就全县而言,目前申报棉花种植保险理赔的面积也只有350多亩,不足总面积的0.5%。而对棉花生产影响大的还是近期的不良天气。从6月19日“入梅”开始到28日的10天中,全县已经出现了7个雨日,平均雨量136.5毫米,千秋等镇的阶段总雨量超过了250毫米,最大日雨量达到了152.8毫米。加上气温偏低,多次出现了日平均不足22℃的天气过程,使棉花生长发育中各项指标的日增量明显偏少。气象部门预报,7月1-3日,受主雨带北抬的影响,全县还将有一次较强的降水过程,雨量中到大,局部暴雨。受其影响,白天最高气温仍在28℃以下,对棉花生长的影响还会持续。
        二、苗情状况。6月25日田间调查,单株平均株高31.6厘米、果枝1.8台、果节2.5个、蕾1.9个,虽比上年同期分别提高或增加了6.5厘米、0.4台、1.07个和0.61个,但脱落率也相对偏高,达到了24.3%,同比提高了17.7个百分点。对盲蝽象等害虫的防治又不能及时有效,破叶率也由雨前的3%左右上升到目前的10%左右,部分田块已经超过了15%,防治刻不容缓。
        三、栽后管理。应对当前及今后还有可能出现的不良天气,农技部门在注重技术措施及相关信息发布的同时,加强了现场指导,全力抓好抗灾补救措施的落实。
        一是疏理墒沟,确保排水畅通。对已经坍塌的墒沟及时进行了清理,对低洼棉田加深了墒沟标准,确保所有棉田雨时不积水、雨后不受渍。同时各地还充分利用自然潮汐的机会,及时开启和关闭涵闸,有效降低了内河水位,较好地增强了棉田自身抗灾能力,为棉花生长塑就良好的墒情条件。
        二是看住虫子,控减危害。当前,全县棉田的主要害虫仍然是盲蝽象和棉铃虫,部分棉农在天气转好或适宜用药时,根据县植保站发布的棉田虫害防治信息进行了防治,着力控减虫害对棉花生长的影响和幼蕾脱落。
        三是巧施蕾肥,促进生长。对连续降水造成土壤养分流失或移栽时基肥不足,又未施过提苗肥的田块,陆续开始每亩用15斤尿素或10斤左右的复合肥打塘深施,以保证棉株恢复生长时有足够的养分供给。并结合培土壅根,突击除草松土,消除土面板结,提高土壤的通透性能、扶正倾斜倒伏的棉株,促进根系发育,尽力减少灾害性天气对棉花生产的影响。
       
作者:射农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