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图书,留住阅读的气质

30.07.2015  12:06
最美图书,留住阅读的气质 - 新华报业网
来源: xh.xhby.net

  “苏之书”设计展昨起在宁迎客——最美图书,留住阅读的气质

  图为“最美图书”艺术展现场。王 瑶 万程鹏摄

  

  新华报业网讯 昨天南京的老门东街区,不经意间竟成了“最美图书”的艺术展。走进青砖小瓦马头墙的骏惠书屋,《不裁》、《吃在扬州》、《乐舞敦煌》等历届获得“中国最美的书”称号的苏版图书集中呈现在读者眼前。精美设计之下,读出的是独特的苏派语言——温润雅致,意蕴悠长。不过,随着电子阅读的普及,有人质疑:纸质图书的设计已沦为“屠龙之技”,现场的装帧设计师们显然无法认同这样的观点。省版协装帧艺术委员会主任朱赢椿就对记者说,“电子阅读满足的是最基本的阅读需求,纸质图书留住的却是阅读的气质。前行的路上太过匆忙,更需要让人们静下心来,在‘翻书、读书’中感悟文字的力量。

  现场展出了我省出版界近年来出版的精品书籍近120册,按设计家所属年代分为大师级设计师展示区、中生代设计师展示区和新生代设计师展示区。同时还特设了手翻区,让读者可以近距离欣赏、翻阅,亲手感悟书籍的美好。被“美书”环绕,省版权协会常务副主席韦顺和很是感慨,“江苏的图书设计可以说是领跑全国。‘中国最美的书’评了12年,江苏有56部作品荣获‘最美’,占全国获奖作品的1/4。近两年的评选,苏版图书的获奖占比更是‘三分天下有其一’。此外,在其他国家级评比中,江苏作品也往往高居三甲,在全国图书设计界打响了‘苏之书’品牌,令人惊艳。

  “苏之书”,究竟美在哪里?周晨的《阳澄笔记》,就有着典型的江南风韵。别致的装帧、清新淡雅,最大的亮点则是契合全书内容的渔网状书脊设计。此外,不但序言页用了古时用于写信的古鱼笺,结尾处还为读者留下了古鱼笺笔记空页,既富传统意味,又颇具当代意识,增强了阅读的互动。穿插书页间的“相城十绝”插页,则引入了毛边书的元素,需要裁开后才能一睹真容,给读者以惊喜。作为苏州人,周晨说他是带着感情来设计这本书的,“设计的时候要把书的内容吃透,不然容易流于表面。

  解码“苏之书”之美,多次担任“中国最美的书”评委的中国出版协会书籍装帧艺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吕敬人当有发言权,“苏版图书的魅力,离不开江苏深厚独到书韵气质的浸润和滋养。‘不老松’速泰熙将书籍设计视为书籍的第二文化主体,走出了外在“书衣”打扮的局限,成为文本传达的参与者,甚至是提升文本价值的‘第二作者’。朱赢椿等新派设计师则超越了装帧的局限,变身真正的造书担当者,用自己的创造证明了设计也是内容的组成部分。”在外界看来,江苏老一辈设计师注重手工,设计语言质朴,新生代设计师通过电脑的使用丰富了创作空间,风格与表现手法也更为大胆,从构图到语言都很时尚。

  图书装帧,是否意味着设计越用力越好呢?“并不尽然,”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姚红就对记者说,“很多‘最美的书’其实看上去并不惊艳,它们的美是内敛的、含蓄的。尽管我们是为图书做装帧设计,但一定不能用力过猛、设计过度。那种一味炫目效果的设计,往往适得其反。”她坦言,“不要一提到设计,就觉得必须用力做点什么。其实对设计而言,有时‘少意味着多’。”江苏人民出版社美编室主任刘葶葶同样强调了图书设计的生态问题。在《花牌楼》一书中,她就用“减法设计,简洁设计”的理念,实现了形式设计与内容气质的结合。该书运用了裸脊书脊,使左右书页可以完全展平,“这样便于读者享受阅读乐趣。生态设计,就是要抛弃赘余繁复的设计。

  “设计只是一种手段,对内容的理解更为重要。”江苏凤凰科技出版社美术编辑赵清此次有多部作品入展,他在和记者交流时就说,“设计,一定不能‘自说自话’,注重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第一位的。从‘中国最美的书’到‘世界最美的书’,历年的评选都在传递这样一个理念:一本书到底‘美不美’,起决定性作用的决不仅是封面,内部的装帧设计更为重要。印刷质量、内容编排、版面设计、插图、纸张的选择包括装订形式等,都对读者产生着不同的影响。换句话说,哪个设计师对内容的理解更深,对文字的编辑、内容的编排做得越好,他的设计才更高明。

  对此,有多部作品荣获“中国最美的书”、“世界最美的书”的朱赢椿很是认同。他说,“让文字读起来更舒服,让阅读充满快感,才是设计者最应着重的地方。通过文本编排、版面设计、图片筛选等工作,让文字立体起来,这样才是真正好的设计,才是真正‘最美的书’。

  《虫子旁》是朱赢椿的新书,这本“观虫日志”便体现了他的设计风格。封面第一眼看去极简、极淡,但把手工折起的三个横条翻开后,就能看到藏起来的“小虫子们”。此外,全书中用心之处不时可见。照片、手绘、文字编排得宜,每一次翻阅都让人眼前一亮。“我认为相对于电子图书,纸质书的未来趋势更应该偏重于艺术性,甚至带有一点实验性。而让读者在平整的封面上不经意间发现褶皱下的虫子,会觉得很有趣,有一种互动的感觉在里面。

  实验性,也是赵清颇为推崇的理念。他对记者说,“电子阅读满足了快餐式、浅阅读的需求,纸质书的感觉则不同,在提供信息的同时,设计更是一次再创作,通过编辑设计注入内在力量,让图书成为诗意表达的舞台,让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这本书,感悟书的气质,读懂文本之外的内涵。让更多的人爱上阅读,爱上读书。

  实习生孟静远郑龙晓

  本报记者 董晨

编辑: 王高峰、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