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河上最后的渔民:用明矾净化河水 用电靠太阳

15.04.2015  11:41
船内分上下层,可分别供夏天、冬天睡。 - 新浪江苏
来源: n.sinaimg.cn
船内分上下层,可分别供夏天、冬天睡。

  【生活困难】

  为喝上自来水,被骂也愿意

  “哗……”伴随着一阵清脆的倒水声,64岁的蒋柳(音)娣把一小桶河水倒进锅里,准备烧水做饭,升起的浓烟把她呛得连连咳嗽。这顿午饭很简单:几天前买的青菜,还有这两天剩下的红烧鲫鱼。走过细木板搭起的水上“通道”,就到了蒋柳娣的“”,船舱随着风来回漂动,船头堆放着简单的炊具和杂物,杂物里渔网最显眼,算是水上渔民的“标配”。

  “水要多烧一会儿才能喝。”这是蒋柳娣的经验。之前,秦淮河的水质还行,可是这几年舀进桶的水慢慢有了味道。“有时候水里很脏,不敢用鼻子仔细闻,可是不用河水又能到哪里找水去?”蒋柳娣自言自语着。不过,出去的孩子们在用水上却很较真,回家告诉他们一个净水的办法:用明矾在里面搅搅,沉淀片刻水就会变清。

  所以,对于这些渔民来说,去年那段有自来水喝的日子无疑是幸福的。“那个时候,旁边在盖小区,工地上有自来水,我们就跑过去接。”蒋柳娣说,当然,偶尔过去一下可以,时间长了也会招人反感。“他们也会骂,说我们怎么又去接水了,但是没办法,只能厚着脸皮去要,有自来水喝总是好的。

   跳板又晃又窄,生病时难上岸

  让这些渔船与河岸相连的,往往只有几根窄窄的跳板。蒋柳娣说,现在年纪大了,遇到下雨下雪,或者天气不好,过跳板就成了一个非常危险的事情。

  有一次,天下着大雨,蒋柳娣家的跳板变得又湿又滑,而这时,恰好她脑梗发作,她整个人就这样瘫倒下去了,“还好后面有个人拉了一把,不然就掉到水里去了。”后来看病花了万把块钱。邻居说,事后他们都为蒋柳娣感到后怕。

  当然,即便在渔船上生病,过跳板也并非易事。“有一次我生病,躺在床上,跳板走不了,就没有办法出去看病,当时都急死了。”渔民王扣子的老伴儿这么对记者说,遇到这种情况只有请儿女赶过来背自己上岸,如果一时联系不上孩子,那就真的没有办法了。

   【远离社会】

   用电靠太阳能,随时备着电筒

  尽管已是4月,蒋柳娣身上仍裹着一套亲戚送的棉袄。“船上冷,穿少了身体可扛不住。”蒋柳娣告诉记者,她有脑梗,离不开药。

  蒋柳娣和老伴睡觉的地方分为上下两层,上面是夏天睡的,比较凉快,下面是冬天睡的,比较暖和。“漂在水上,最烦的就是蚊子,嗡嗡的声音吵着你睡不着觉,一到夏天,穿着长衣长裤还是会被咬。”蒋柳娣表示,他们对付蚊子的办法也很原始,就是撑一床蚊帐,他们从不用清凉油和电蚊香,理由是费钱,且效果不明显。

  船舱内比较黑,记者到72岁陈经(音)玉家里时,下意识拉了下灯绳。“白天我们是不开灯的,因为船上没电没水,电来自太阳能。”陈师傅说,“有电没电也全看老天爷心情。”他们要做的,就是随时备好手电筒和蜡烛。

  放在卧室里的一台24英寸电视,是孩子特意带过来给他们解闷的,可用场不大,尤其是前段时间南京老下雨,最近哪些剧热播,两位老人一点概念也没有。多数情况下,他们靠收音机打发时间,怕两位老人寂寞,孝顺的儿媳妇给他们带来一个小平板电视,陈师傅和老伴如获至宝。“这家伙好用,用电量不大,电池保持时间长。

   最近菜场,划船得走上一公里

  最近的菜场有点远,要划小船走上一公里,为此陈师傅他们去一次菜场都要买回够吃三四天的菜,回来时,小船上多是白菜、萝卜等便宜的菜。

  抬头向北望去,一趟趟高铁正呼啸而过,这种声音陈师傅他们早习以为常。不过,陈师傅还是会咂咂嘴说:“这不知是开往哪里的车,不怕你笑话,我还没坐过高铁。

  记者 黄敏 李立立

  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 宋宁 摄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
中国将与193个国家携手向宫颈癌说“不”
        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妇幼健康司获悉,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