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志明:独创自制塑料葫芦丝

27.06.2016  09:55

 

图为曹志明和他自制的塑料葫芦丝。盛义摄

 

工匠名片

 

姓名:曹志明

 

性别:男

 

年龄:56岁

 

岗位:靖江市金灵乐器有限公司总经理

 

推荐理由:葫芦丝制作大师、推广大使。

 

匠人之语:跟乐器打交道的过程,也是人生升华的过程。

 

一曲《月光下的凤尾竹》悠扬婉转,让人如临仙境,心旷神怡。随着这曲傣族名乐的走红,吹奏乐曲的葫芦丝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我市元林老年大学就开设了葫芦丝课程,学生们吹奏的葫芦丝,均来自我市一家乐器公司,曹志明是这家公司的负责人。

 

机缘巧合,迷上葫芦丝

 

年轻时,曹志明就觉得自己跟乐器颇有缘分,他跟随师傅学艺,熟悉多种乐器的演奏和调音技术。上世纪80年代,他到我市一家乐器公司担任调音师,从事口琴、竖笛等乐器的调音工作。

 

2006年,一次机缘巧合,已经46岁的曹志明在一个展会上“认识”了葫芦丝,这种乐器吹奏出的美妙音乐,让他不能自已,重新找回了年轻时的感觉。

 

他了解到,这种乐器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主要流传于傣、彝、阿昌、德昂等民族中,江浙一带极少有生产这种乐器的厂家。“这么美妙的乐器为什么得不到推广?”曹志明当即做出决定:自己研制葫芦丝,并进行量产,逐步在江浙一带推广。

 

赴云南求学,掌握“心脏”制作

 

高音亮度不够,还需要再调试。”葫芦丝调音室里,曹志明接过调音师手中的刮刀,将垫片垫在簧片的下方,用刮刀轻轻扫过簧舌,几丝铜屑掉落下来。插上葫芦嘴再次试吹一下,校音器亮起绿灯。“这下差不多了。”虽然已经培养出13名葫芦丝调音师,但曹志明还是会经常到调音室看看。回想起当初学习葫芦丝调音的过程,他记忆犹新。

 

葫芦丝以葫芦做“音箱”,葫芦嘴做吹口,以各自装有一片舌簧、开7至9个音孔的3根竹管,并排插入葫芦底部。其中,簧片是葫芦丝的发音器件,相当于葫芦丝的“心脏”,葫芦丝音色好不好,完全取决于它。簧片如此重要,曹志明决定,到葫芦丝的家乡云南一带去,好好拜师学艺。

 

老师傅告诉他,簧片多选用铜片为原材料,最好经过手工锻打,这样不仅能够增加铜片的密度,延长使用寿命,还能减弱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纹理,改善音质。簧片的厚度仅为0.1毫米,要将这么薄的铜片手工锻打匀称谈何容易,当时已经年近五旬的曹志明硬是每天咚咚地敲,锻打了上千张铜片,震得双手酸痛,筷子都拿不稳,才渐渐掌握了这道工序。

 

之后,曹志明又跟随师傅学习了刮磨、开片、修片等工序,前后花费半年时间,总算掌握了簧片的制作技艺。他本以为成功已经不远,可没料到,后面还有更大的难题等着他。

 

废了近十个模具,做出塑料“葫芦

 

通常,葫芦丝都是以天然材料制作的,在我市寻找合适的材料并不容易,曹志明决定,以塑料作为原料,代替葫芦和竹管。可尝试了几次,都没能成功,不管“葫芦”做得多完美,个把月之后总会损坏。他原以为是模具做得不够精细,可重复做了近十个模具,结果都是一样。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曹志明为此茶饭不思,家人劝他放弃,可他不肯。经过一番苦思冥想,他终于找到原因:吹奏时,难免有口水进入“葫芦”内,会导致脱胶。他尝试了很多方法,终于做出不漏气的“葫芦”:将分为左右两半的“葫芦”分为上下两半,这样,“葫芦”不仅不会漏气,还可以拆洗,乐器的维护变得更为方便。

 

又经过一段时间培训调音师、进行产品质量检测,2008年年底,曹志明将葫芦丝投入量产。因周边城市很少有生产这种乐器的厂家,订单不断。

 

现在,曹志明仍在不停改进自己的产品,今年,他将原来分为上下两半的葫芦拆分为上中下三层,葫芦接口漏气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他又将原本粘牢在葫芦体上的吹嘴改为螺纹口,这样,吹嘴就可以随意更换。曹志明已获得葫芦丝外观型和实用型两项国家级专利。 (责任编辑:崔益稳)

杨恒俊: 能人村官致富不忘乡邻
  2009年,杨恒俊临危受命,靖江网
陈燕萍: 心系人民的“法官妈妈”
  2002年,在办理一起民事诉讼案期间,靖江网
袁凯飞: 靖江造船业的领军人
  1994年,袁凯飞受命于危难之际,靖江网
夏彦奇、夏朵:父女都是“靖江好声音”
    在今年“靖江好声音”的首场比赛靖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