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障人士就业将有全程“陪护”

07.05.2015  07:08

  原标题:智障人士就业将有全程“陪护

  “12345”热线受理中心,残疾人接线员在接听市民热线。广州日报记者莫伟浓摄

  我们食用的瓜果,我们送给亲友的精美礼品,还有,我们在网上订购的心水货品,都有可能出自残疾劳动者之手。

  近几年,广州在破解残疾人就业难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和创新。今年,广州智障人士就业将有全程“陪护”。

  近日,广州市残联首次公布过往三年残疾人就业数据,全市现有14万多登记在册的残疾人,每年都有2万多残疾人成功走上就业岗位。

  文、表/广州日报记者谭秋明通讯员杨希

  “您好!这里是12345市民服务热线,请问您需要什么服务?”21岁的阿莹,声音甜美,话务员是她的第一份工作,没有人知道她是一个残疾人。事实上,她每天拄着双拐来上班,她是12345热线首批残疾话务员之一。

  12345市民服务热线的首批残疾人话务员共有13人,平均29岁,年纪最小的今年19岁,有1人拥有硕士研究生学历,6名本科生,6名大专生,其余为中专和职高毕业。

  “我走出校门就走进了12345,很珍惜,因为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阿莹告诉记者,大专毕业之后,她投出了不下百份简历,几乎都石沉大海。通过残联,她获悉12345正在招聘残疾人,立即投递了简历。

  “走上这个岗位,我才发现,自己对社会的了解太少了。”阿莹认为,上岗短短三四个月,自己对社会的认识在飞速地增长。

  据了解,12345市民服务热线一共有400多个坐席,600多名话务员。该热线中心将于今年再招收一批视障话务员,将来残疾人话务员的坐席比例将再逐步提升到12%~15%。

  “首批残疾人话务员,素质不错,工作态度好,服务质量良好。”12345市民服务热线负责人史文昕表示,已将招收视障话务员纳入今年工作计划,计划招收30~40人。

  2017年

  残疾人进公务员队伍

  记者从广州市残联获悉,广州正考虑建设残疾人岗位预留制度,最迟到2017年,残疾人将可进入公务员队伍及事业单位岗位。而今年,广州市正推动智障人士支持性就业计划,首批将有20多名智障人士通过该计划走上工作岗位。

  20名智障人士进入“陪护”计划

  “其实,智障人士的工作水准未必比普通人差,但是他们的适应力需要持续培训和提升。”广州市残联有关负责人表示。

  这位负责人透露,这个面向智障人士的就业支持计划,主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由有专业资质的社会组织承接,“他们有社工、心理咨询师,在他(智障人士)走上岗位后,协助他做适应性训练,其实就是陪伴和指引他适应工作岗位及其带来的社会关系。”今年,将有首批20名智障人士进入该计划,并获得就业机会。

  每年新增1000多个就业机会

  广州市民餐桌上的迟菜心、番薯、桔子等,都有可能由残疾人栽种,因为广州已经在增城等地建立了六个种养基地,主要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这是广州市残疾人其中一种就业方式——集中就业。

  据了解,目前,广州市残疾人就业的主要类型有:按比例分散就业、集中就业、个体就业和自主创业等方式。

  “我们每年新增1000多个残疾人就业机会,这是一个很可喜的势头。”市残联有关负责人称。

  原标题:智障人士就业将有全程“陪护

  稿源:人民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