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景区警方综合施策推动核心景区环境秩序整治

18.11.2016  17:06

  为加快推进核心景区环境秩序提升,服务世界级公园建设,近年来,扬州景区分局坚持“整体联动、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工作理念,抢抓机遇,主动创新,积极探索符合景区实情的环境秩序综合治理新路子,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开展景区城市管理“四位一体”联合执法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一、借势发力,赢得支持,强势推进环境秩序综合治理工作。 结合景区当前现状,景区分局全面梳理分析近两年影响景区环境秩序的突出顽症问题、管理现状、工作难点及困惑,研究提出开展“四位一体”城市管理联合执法试点工作的思路,并牵头成立联合执法工作领导小组,健全由公安、城管、市场监督、信访、交警、街道等部门单位为成员的整治工作组织网络,引导各成员单位牢固树立景区一盘棋的观念,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发动各成员单位结合自身职能,采取当面劝解、设立流动宣传车、发放《致人力旅游观光三轮车车工的一封信》以及依托道路LED显示屏植入宣传广告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宣传引导工作,最大限度赢得群众理解支持,努力营造“全民参与,共同治理”环境秩序综合治理的浓厚氛围。

   二、找准症结,因情施策,有效提高整治工作针对性。 结合前期整治情况,各成员单位结合各自职责分工,对盲流乞讨、算命打卦人员聚集,流动摊点乱摆乱设,车辆乱停乱放、野泳野钓、“黑三轮”非法营运、拉客宰客、乱收费等七大类影响环境秩序的问题分头进行了摸底调研,全面掌握最新人员底数和问题状况,为找准当前重点、难点问题,明确治理方向,有的放矢开展整治工作打下基础。在治理方式方法上,实行劝导教育与打击查处相结合、定点守卡堵截与流动巡查疏导相结合的方式。工作中,对景区周边所有活动的盲流乞讨、算命打卦人员采取了带到派出所书面谈一次话、采集一次个人基本信息、做一次专门劝离教育“三个一”的措施,加强教育威慑,及时救助;采取物理隔离、安全劝离、划定区域引离等方式方法,解决景区长期存在的野泳野钓、占道经营、三轮车拉客秩序等问题;采取醒目位置提示、规范划定停车区域等方式,解决乱收费的问题。对强行乞讨、无证经营、乱收费等违法行为坚决予以打击处理。

   三、整合资源,合成作战,充分发挥综合整治效能。 按照“混合编组、联合巡查、综合执法”的原则,从公安、城管、交警、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以及相关街道抽调64人的精干力量,组建编成四个混合小组,分区域开展联合执法试点工作,每个小组对责任区内各种问题进行综合管理。采取旅游淡旺季两种运作模式,在旅游旺季,实行全日制错峰上岗,特别是在人流高峰期的双休日、小长假、重要节庆活动日,全员出动,切实增加综合执法力度和巡查频率;在旅游淡季,针对存在问题,灵活组合,联合巡查,适时开展综合整治。试点工作启动以来,景区共查扣“黑三轮”74辆,教育非法营运车主300余人次;劝离流浪乞讨人员420名、算命打卦人员144名;劝阻野钓、电鱼、捕鱼人员280余人次;治理各类流动摊点、出店经营摊点2280处,经过努力,遏制了乱象、扭转了秩序、打击了邪气、净化了环境,取得了初步成效。

   四、健全机制,规范运作,推动整治工作长效管理。 建立常态行动机制,按照每月一行动的要求,每月至少组织一次联合集中整治行动,并结合方面性问题,适时开展专项性集中整治;同时,各执勤单位灵活采取联合、交叉巡查等方式开展常态化巡查工作,保持面上秩序。在清明、五一小长假、国庆黄金周等旅游高峰期,建立由政府牵头,公安、城管、市场监督等职能部门联动上路执勤机制,加大管理力量投放力度,在游客量高峰的四、五、六、十四个月,实行节假日不休息,执勤人员统一排班,全部到瘦西湖、大明寺、观音山等处轮班执勤,维持秩序。在工作执行上,建立健全了上岗签到、每日点评、督查考核等工作制度,形成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的工作局面,提高执行力和运转质态,确保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扬州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