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均衡共享公共服务拉升幸福感

12.08.2016  20:38

图为马桥镇祖师村卫生室。朱其摄

 

省委书记李强在靖江调研时,希望靖江进一步优化公共服务,强化为民服务意识,用服务群众、造福群众的实际行动,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斜桥镇东阜社区卫生室,接诊区有居民在量血压,输液区有几位村民在挂水。8月2日,省委书记李强来到卫生室调研,饶有兴趣地和大家交谈。“在这里挂水方便吗?”“看病可以走新农合报销吗?”……当了解到村级卫生室非常便民,参保村民可以即时报销,李强称赞说,这个非常好,村民在家门口就能看病,很方便。

 

像东阜社区卫生室这样高标准的村卫生室,我市已建成99家。村卫生室可满足服务区内居民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并提供健康教育、预防接种等公共卫生服务。围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我市以强基层为突破口,有力推进医改工作,着力构建功能互补、上下联动、城乡一体的卫生体系,搭建覆盖城乡的“15分钟健康圈”,村卫生室建设被誉为深化医改的“靖江模式”。

 

近年来,我市每年将全部财力的70%、新增财力的80%以上用于改善民生,倾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持续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明显提升。

 

刚刚闭幕的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以标准化推进基本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和直观感受,让老百姓感受靖江幸福,共享发展成果。

 

市卫计委主任刘灿均表示,今后要以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为根本,加快构建现代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办好全民覆盖的卫生事业,达到“资源向下、服务向优、民心向上”。基层卫生室要在硬件达标的基础上,抓好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提升。要优化区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加快建设五个区域医疗卫生中心,至2017年底,基层卫生院全部达到省级示范乡镇卫生院标准。要推进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力争比全国进度提前三年实现“三个一”,即每个家庭拥有一名合格的家庭医生,每个居民拥有一份动态管理的电子健康档案和一张服务功能完善的居民健身卡,让老百姓享受到更加便利、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生祠镇东进中心村是我市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标准化工作试点村,村里图书馆、健身广场、农资超市等一应俱全,村民生活十分便利。市委农工办副主任江南平介绍,我市在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交通服务、环境卫生服务、基础设施管护、公共文化服务方面都有较好基础,2014年我市被国务院综改办、国家标准委确定为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标准化试点县市之一。目前,我市制定编写的《农村(村庄)环境卫生管理与维护通则》等5项标准已经通过国家考核组验收。今后,我市将依托标准,进一步加快公共资源、公共服务不断向农村延伸,不断提升农村公共服务能力。

 

我市已创建成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今后,我市将把办好全民受益的教育事业作为一项惠民利民的实事工程来抓,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教育事业,实现多元化发展;推动集团化办学,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优化教育布局,推动城乡学校标准化建设;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通高中优质发展、特殊教育融合发展、中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结构契合发展,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记者从市文广新局和市体育局了解到,我市将加快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为群众提供更加丰富、更加多元、更加优质的文化体育公共服务产品。试行文化惠民券,推行网格化文化服务,建设升级版农家书屋,确保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和均等化程度达85%;优化城乡体育空间布局,基本实现公共体育服务城乡一体化。

 

普惠人民,共享发展。今后,我市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书记李强在靖江调研时的指示精神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推动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确保到2019年现代教育发展水平达85%以上,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达100%,基本社会保障实现全覆盖,在苏中率先全面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