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哈丁墓园建伊斯兰文化馆 蚕种场旧址打造运河文化展示馆

09.06.2015  12:14

效果图

  记者 张孔生

  中国江苏网6月9日讯 扬州普哈丁园等伊斯兰教文化遗产是新丝绸之路建设的宝贵文化资源,是“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遗迹,普哈丁园实施保护修缮提升工程也是我市文博城建设的重点项目。记者昨天采访时看到,这一项目已悄然启动,开始修缮建设。

  记者看到,普哈丁园北侧靠近围墙的部分破旧办公用房已经被拆除,并且开始进行施工,高高的大梁已经立起。而在南侧,一些建筑已开始修缮,项目建设已悄然启动。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普哈丁园之所以保存如此完好,是扬州多年来保护修缮的结果。普哈丁园始建于宋德佑元年(1275年),屡经重修重建,1982年3月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被公布为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点。

  据市伊协负责人薛清介绍,工程坚持“修旧如旧”原则,原先的普哈丁园以泥土路为主,这次将对道路进行硬质化改造,对园林绿化进行提升。同时,新建展示馆、书画馆、图书馆,对园内水塘进行清淤、驳石,建设清水平台,增加景观喷泉、楼台亭阁,在改善环境的同时,让普哈丁园以崭新的形象呈现在市民面前。

  专家建议,目前国家正在重点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扬州要充分利用好普哈丁园这些资源,抢抓“一带一路”带来的机遇,打好普哈丁园这张牌,扩大扬州在世界的知名度,促进扬州对外交流和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