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江苏将立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 2020年人均预期寿命80岁

08.02.2017  22:43

(扬子晚报:2017-02-08)

 

  今天我主持
  主持记者:沈峥嵘
  访谈嘉宾:省政协委员、省卫生计生委主任王咏红,省政协委员、省人民医院副院长、省妇幼保健院院长王水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把人民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进健康江苏建设。今年省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再提推进“健康江苏”建设:“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更公平的健康服务”。2月7日,两位省政协委员做客新华报业全媒体访谈,畅谈“健康江苏”建设中惠及民生的春消息。
  主持人:省党代会和省两会都特别提到“健康江苏”建设,您怎么看?
  王咏红:这既是向全省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也是卫生与健康事业必须肩负起的重大使命。
  总的考虑,我们将立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围绕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五大领域,开展全民健康素养提升、全民健身、健康环境绿色发展等十大行动。力争到2020年,全省人均预期寿命从2015年的77.51岁提高到80岁左右。
  主持人:今年有一些举措推动家庭医生建设,请王主任给我们透露透露。
  王咏红: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我省已经有三分之一的人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是全国签约服务数量最多、签约率最高的省份。今年一是聚焦重点人群,把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作为重点,逐步扩展到普通人群。二是以慢性病为切入点,抓好高血压、糖尿病分级诊疗试点。三是聚焦医联体建设。目前全省已经有医联体187个,今年要大力推进医联体建设,力争到今年所有公立医院与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进入医联体,实行双向转诊无缝对接。
  主持人:我们注意到,政府工作报告不仅评价去年“全面两孩政策平稳有序推进”,而且在今年民生十件实事的“关爱妇女儿童”这一项,写上“在全省90%以上的设区市和50%以上的县(市、区)建成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症救治中心”。
  王咏红:去年全省已经建成省、市、县三级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中心195个。省政府将这项工作写进了为群众办的实事,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建设和管理的力度,全力以赴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
  王水:2016年,省妇幼保健院孕产妇建卡量与分娩量迅速增加,产科建卡量从1月份371人增加到12月份757人,全年分娩新生儿7735人,同比增加了77.86%;接诊和转诊而来的危重症孕产妇显著增加,全年收治35岁以上高龄产妇1187人,占总数15.7%。
  特别关注
  《健康江苏2030规划纲要》印发 健康指标纳入政府考核
  扬子晚报讯(记者 沈峥嵘)为贯彻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扎实推进健康江苏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省委、省政府近日印发《“健康江苏2030”规划纲要》。
  《“健康江苏2030”规划纲要》是健康江苏建设的宏伟蓝图和行动指南。《纲要》提出健康江苏建设的主要目标,在此基础上,明确5个方面15项主要指标。相较于国家规划,江苏增加“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医药产业总规模”两项指标。从指标上看,其中12项指标均高于国家指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目前我省已经很低,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也优于国家2030年的目标。
  《纲要》提出全民健康素养提升、全民健身、医疗卫生服务优化、重点人群健康保护、中医药传承创新、健康保障提升、食品药品及公共安全保障、健康环境绿色发展、健康产业创新升级、“智慧健康”建设等十大行动。
  《纲要》要求将健康江苏建设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将主要健康指标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考核指标,健全考核机制和问责制度,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