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庄黄莺绽芳华——姚爱兰

23.07.2016  00:08


姚爱兰(1912—1930),江苏六合人。1928年夏,考入南京晓庄师范小学部读书。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晓庄剧社的骨干之一。1930年4月,晓庄师范被反动当局查封后,参加护校团,坚持斗争。后避走家乡,被敌人追捕,押解南京。9月17日,于雨花台就义。

 

                                                    一

        姚爱兰,又名蔼南,1912年出生在南京六合县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因是独生女,自然成了全家的“掌上明珠”。她的父亲思想保守,只准她上私塾。而她的祖父则受五四运动的影响,比较开明,执意要她上“洋学堂”。家庭意见不统一,无形中荒废了姚爱兰的学业。

        1928年春,祖父带着16岁的姚爱兰,来到南京晓庄师范。校长陶行知先生看到这个胖乎乎、稚气十足的姑娘,愉快地同意她上小学。

当时,在晓庄小学任教的大多数是师范部的进步学生。1928年夏,晓庄师范秘密成立了共产党、共青团支部。党支部书记石俊、团支部书记许一冰及其他地下党员经常到学校讲课。姚爱兰刻苦学习、不怕吃苦、团结同学的表现,引起学校地下党、团组织的注意,吸收她加人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姚爱兰在老师的启发教育下,不仅掌握了科学文化知识,还逐步懂得了穷人要翻身、妇女要解放的道理,成为革命活动的骨干分子。

姚爱兰嗓子清亮,歌声悦耳。石俊、许一冰等经常带着她到附近农村演出,向农民进行反帝、爱国宣传。她唱的《锄头舞歌》《镰刀舞歌》等,农民特别爱听。1929年初,陶行知先生倡议组织了“晓庄剧社”,排演田汉创作的进步剧,还有陶行知编写的《渔姑的烦恼》《卖花女》《爱的命令》等独幕剧。姚爱兰和大家一起深人角色,情感逼真,演出催人泪下。她们除了在南京郊区演出外,还到苏、锡、常、沪、杭等地巡回演出,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唤醒民众。

1929年4月,南京党组织遭到第四次破坏,国民党当局在石城内外大肆搜捕共产党员。姚爱兰不顾个人安危,和党员袁咨桐一起,领导学生到栖霞进行革命斗争,受到陶行知先生的赞扬。

晓庄师范是南京进步力量的聚集地,也是爱国运动的策源地。当时,英、美、日等帝国主义列强都在南京开办工厂,残酷剥削工人。1930年4月3日,南京和记赤色工会组织发动工人罢工。下旬,晓庄师范党支部组织声援和记工人罢工活动。赤色工会和厂方发生冲突,国民党当局出动军警镇压,打伤十几名工人,厂党支部书记被捕。两天后,晓庄师范、中山大学、金陵大学的学生和工人共600余人集会示威游行。姚爱兰亲眼看见中共南京市委委员刘焕宗向群众散发传单,发表讲演,深受鼓舞,她随同近万名群众到和记工厂表示声援。

国民党当局对晓庄师范师生参加示威游行和鼓动工人罢工,恨之入骨。4月12日,派兵强行封闭校园。姚爱兰参加了党、团支部组织的护校团,和老师同学一起包围了国民政府教育部。国民政府遂以“企图暴动”为名,下令通缉陶行知先生。党、团组织暗中通知骨干疏散转移。姚爱兰不肯离校,祖父听到消息后,硬把她接回家。

 

                                                        二

不久,反动军警搜捕晓庄师范的进步师生。姚爱兰十分焦急,写信给在校的同学打听情况。不料,这封信落人国民党特务手中。敌人如获至宝,立即按信上的地址到六合缉拿姚爱兰。

这天,姚爱兰在东王庙桥头的河边洗衣服,忽然有两个陌生女人来找她。其中一个女人神秘兮兮地在她耳边悄声说:“我们是南京来的,找你有急事,这里说话不方便,到前面饭店去说。”到饭店刚坐定,一个女人就迫不及待地问:“石俊、叶刚、郭凤韶几个同志现在有危险,你一定知道他们的地址,赶快告诉我们。

姚爱兰反复思索,从来没有见过这两个神秘女人,她们为什么要来找我?她想起组织的保密规定,觉得她们的言行十分诡秘。于是果断地说:“我不知道他们住在哪里,还是你们自己去找吧!”说完站起来转身就走。刚走到饭店门口,突然,两个便衣特务拦住了她的去路。其中一个特务说:“那你就和我们一起去找吧!”不由分说,特务掏出手铐,“喀嚓”铐住姚爱兰的双手,把她带上停靠在江边的小火轮,直奔南京。

姚爱兰又恨又急。恨的是这些特务无法无天,随便抓人;急的是石俊、叶刚、郭凤韶等同志有危险,要尽快报信。当小火轮行驶到黄天荡附近时,她借口要“方便”,骗特务打开手铐,乘其不备,跃入江中,奋力向江边游去。特务们慌了手脚,拿起长竹篙先将她打昏,再将她钩上船,重新给她戴上手铐,并增加了一副脚镣。

轮船开到燕子矶,他们上了岸。街道两旁的群众看到这位姑娘多处受伤,鲜血直流,悄声议论着:“她这么年轻,能犯什么罪?把人打成这样!”姚爱兰听到群众的议论,抬起头大声说:“父老姐妹们,我没有犯罪,没有干坏事,是他们随便抓人,还把我打成这样……”特务没等她说完,恶狠狠地打了她一个嘴巴:“别听她的,她是小共匪!

姚爱兰气愤地说:“我就是共产党人,是为劳苦大众翻身解放而奋斗的革命者”.并高呼:“共产党万岁!”特务恼羞成怒地威胁道:“你不想活了!”姚爱兰蔑视地笑了笑说:“共产党不怕死,怕死不是共产党!”她昂首挺胸,继续前进,沿途群众无不为她坚毅勇敢的精神所感动。

姚爱兰被关进监狱后,敌人给她坐“老虎凳”、灌辣椒水,运用各种酷刑逼她招供,但她始终只有一句话:“我是共青团员,可惜还不是共产党员,但我要像共产党员那样去战斗,像共产党员那样为穷苦百姓英勇献身!”敌人无可奈何,终于对她下了毒手。

1930年9月17日,一辆囚车将姚爱兰押到雨花台。爱兰的父亲从六合追到南京,在监狱外等了十几个昼夜,想再看上女儿一眼,可没有见上最后一面。年仅18岁的爱兰将自己的热血染红了晶莹的雨花石。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