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市一批优秀教师受表彰

10.09.2015  10:56

 

 

 

 

写在前面:

今天是第31个教师节。昨天,南京市表彰了一批优秀教师,他们中有第五届斯霞奖获得者,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南京市优秀班主任。每一个老师的故事都让我们深受感动,肃然起敬。今天让我们分享4位老师的教育故事,体会教师这一群体的艰辛和不易。

18年“特教”路

对孩子“不抛弃不放弃

张 琳

学校:浦口特殊教育学校

奖项:南京市第五届斯霞奖

工作18年,她每天接触到的都是这样的孩子:有的多动,有的孤僻,有的生活不能自理,有的狂躁带有暴力倾向……但她始终没有放弃这些孩子,用最大的耐心呵护关爱他们。她是浦口区特殊教育学校老师张琳,也是今年第五届“斯霞奖”获得者。

张琳说,她从小就有一个梦,长大了当老师,所以中考时没有犹豫就选择了师范。1997年9月从特教专业毕业后,张琳就进入了当时的江浦县聋哑学校任教。

因为家住南京市区,刚工作时张琳每天早上5点半就要出门,到学校上班要换乘4趟公交车。无论天气多恶劣,无论身体有多么不适,18年她都没耽误过一节课。有个刮风下雨天,她挺着怀孕7个月的大肚子,一手推着自行车,一手拿着雨伞,到学校时已经浑身湿透,冻得嘴唇乌紫,就这样她仍然坚持给学生上课。

2006年,浦口特校开始招收第一届智障学生,随后学校接收的脑瘫、智障、自闭症孩子也越来越多。要教这些孩子,普通的办法根本不管用。班里有个叫康康的唐氏综合征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很差,尤其是送气音如“P”总是发不准,还不愿学习发音。为了增强康康学发音的兴趣,张琳设计了吹乒乓球、吹羽毛、吹墨画等游戏来帮助他学习发“P”的音。好玩的游戏让康康对学习发音有了兴趣,张琳又找来小镜子教康康对照自己的口型进行模仿。如今,康康已经能较为顺畅地与人进行简单沟通。

在教授最基本的发音等技能外,剪指甲、梳理头发、擦鼻涕、系鞋带、提裤子,给生病的学生喂药,擦洗学生裤子上的大便等事,占据了张琳的大部分时间。

小宣是张琳带过的一个智障生,父母离异,跟80多岁的奶奶生活,16岁才进校读一年级,不会写字、不会系鞋带、不会穿衣服,例假来了也不知道怎么处理。为了让其学会基本的生活技能,张琳一项项教,花了一学期教会了系鞋带,花了两三年时间教会她书写简单的字。

这学生有个小小的笔记本,会写字后,她写了满满一本,上面的内容从头到尾就是我的名字和联系电话,那段时间,我常常在半夜接到她的电话,她在电话里说‘老师我想你了’。每次我就安慰她,让她好好睡觉,当时心里真的非常难受,因为生活中没有人关爱她,她就把我当成了自己唯一的亲人。”张琳说着,眼眶有些湿润,她哽咽着说,“我教了她6年,上学期因为得了肠胃癌,她走了,现在我想来都觉得自责,她平时经常呕吐,我总以为就是胃不好,没想到那么严重。

很多人会问张琳,每天面对着孩子们呆滞的眼神,流着口水的样子,想到教了一学期也不会说几句话,教了多年好不容易孩子基本技能都会了又因病离开了,会不会觉得无望?

张琳说,她也常常思考这样的问题。“说实话,我灰心过。作为教师我不能品味孩子们金榜题名时的喜悦,无法拥有桃李满天下的自豪,即使倾注一生的心血,或许连一句简单的‘谢谢’都得不到,但是我受伤时孩子们递过来的创可贴、我自行车坏了时孩子们拿着工具想帮我修,一想到这些场景,我就觉得一切都值得,也坚定了我用爱为他们铺路,让他们成为幸福社会人的决心。

把当班主任的“苦差事”变成乐事

陈小军

学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初级中学

奖项:南京市优秀班主任

抓学生成绩、抓班级管理还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琐事,班主任工作在很多人看来头绪繁杂,任务艰巨,但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初级中学的80后老师陈小军,却当得游刃有余。担任班主任工作11年,陈小军用学生们乐于接受的方法管理班级、激励学生,成了学生眼中的“军哥”,同时也在今年当选南京市优秀班主任。

这两天刚开学,陈小军办公桌上一摞厚厚的“武功秘笈”吸引了不少学生老师的目光,线装、深蓝色,每本上面还印有“如来神掌”“葵花宝典”等字。问到这些“秘笈”的用处,陈小军笑着说:“其实没那么神秘,就是记事本,只是封面很有个性,是我在淘宝买来奖励学生的。

陈小军的这招很管用。“班上只要有学生过生日,我就送他们一本这样的笔记本,学生们都很喜欢。”陈小军笑着说,“现在都是00后的学生,他们有个性有想法,作为班主任,只有时不时搞些创意,我才能HOLD住他们。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很多学生会出现焦虑、不安、易烦躁等情绪,对这些学生们及时进行引导尤为重要。而陈小军的办法之一是让学生们看动画片《美丽人生》。

初一时,每天早上放一集,动画讲的是平凡生活中的感人故事,主题有耐心、宽容、勇敢、感恩等。”学生童欣玉笑着说,“这种做法超赞的,大家都很接受,觉得非常有意思。

陈小军是个男老师,但对学生的细心和关爱并不亚于女老师。小璇(化名)是陈小军曾教过的一个女孩,长得漂亮,成绩也很好,但是有几天突然没去上学。陈小军第一时间赶到家里,从邻居口中才得知,小璇父母因为吸毒被抓,小璇深受打击不肯上学。

为了让小璇走出阴影,陈小军多次上门找她谈心,并拜托同学家长帮忙,让小璇能探视父母。

学生们的学习状况,始终是班主任最操心的。担心班上处于下游的学生学习没有信心,陈小军在班上立了一个规矩,要求3个班长每天把班级中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特别要关注困难学生进步的点滴,并把表扬信息发给每位家长。“每个学生都需要鼓励,找到他们的闪光点,就能让他们发光发热。”陈小军说。这样的教育理念,让学生们找到了自信。他带的班级,各项成绩始终处于年级前列。

当了11年班主任,陈小军把一件“苦差事”当成了乐事。“我很享受当班主任的过程,我相信我阳光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可以影响学生,不管他们今后走向哪里,有了这些品质,未来的人生就会充满阳光。”陈小军说。

学生经常向她倾诉秘密的“潮老师

张南

学校:南师附中

奖项:南京市第五届斯霞奖

前天下午,已经升入高二的小晨来到张南老师的办公室,亲手交给她一个卡通信封。“一年前,我刚踏入附中,踏入这个崭新的未知的地方,踏入我人生中最美好的3年,但我却迷惘了……幸好,我遇见了亲爱的好友,遇到了您……”这个腼腆的女孩用她自己的方式祝张南“教师节快乐”。

可能我年纪比较大,学生和我交流时更有安全感。”有着31年教龄、多年担任班主任和年级组长的张南笑称自己是“老太婆”,在和学生打交道时,只是更有经验。

去年,她发现年级内一位成绩非常棒的女生经常迟到、披头散发,不怎么打理自己。这么个漂亮的女生为何这样?她联系了孩子的家长,电话那头的父亲支支吾吾。感觉这个孩子家里有点问题,张南便不再询问,但会经常和女孩交流。

半个学期后,女孩的父亲终于吐露实情,孩子的妈妈在她升初中时就重病去世,家里贫困,他在外起早贪黑打工,孩子吃饭等全靠她自己,要强并且有些自卑的女孩不许父亲把这些事告诉外人。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张南当作不知道此事,继续找女孩聊天。慢慢地,女孩的行为习惯越来越好,并且将家里的困难和盘托出。

学生们对我特别信任,告诉我的秘密,我从来不和其他人说。”张南说。不过,虽然自称“老太婆”,和学生之间的岁数相差近40岁,但实际上她很“”,学生之间流行什么,她一般第一时间都会知道。

有个名叫“哔哩哔哩弹幕网”的视频网站,上面不仅有很多最流行的动画、影视剧,还可以进行实时点评,吸引了一大批中学生。“平时作文课上,要学生写文学评论或者时事评论,他们都会觉得很‘痛苦’,” 教语文的她立马意识到,可以利用学生对这个网站的兴趣,引导他们怎么写评论。于是,她主动去熟悉网站和上面的话题,学生们讨论的热点,她立马都能加入进去,并在这个过程中激发了孩子们写评论的兴趣。

你把他们当朋友,你时尚了、潮了,和他们没有距离了,他们自然就会喜欢你,也就愿意学了。”她说。

挖掘每一名学生的特长,帮他们树立信心

房玉红

学校:南京市玄武中专

奖项: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中考失利,大学照样可以圆梦。南京市玄武中等专业学校艺术系的房玉红老师从来不认为上了职业学校的学生低人一等,她给学生们打气、树立信心,挖掘每一名学生的特长,近年来,她所带的学生中每年都有超过半数能考上非常不错的本科大学。

2011级的陆星宇本来学的是绘画,一次偶然的机会,被房玉红发现会弹钢琴,且乐感不错。觉得她是可造之材的房玉红便劝她转专业。

那时,房玉红的学生韩笑刚刚在江苏省技能大赛首届器乐比赛中荣获一等奖,获得公办本科保送资格。陆星宇说,这个消息对她很有吸引力,于是下定决心改学钢琴。

2012年,当陆星宇的同班同学柏苏亚在南京市技能大赛中胜出,继而又在省里获得一等奖时,小陆又开始不自信起来:“我还是回去画画吧!

你一定可以的,相信你自己,相信老师的眼光。”房玉红把学校最好的琴房安排给她,在练琴时不断鼓励她。终于,在2013年的省级技能大赛中,小陆也荣获金奖。不断苦练之下,陆星宇最终以专业课全国第二名的成绩如愿考入南艺学习钢琴表演。

来我们职业学校上学的孩子,文化成绩都不是特别理想,大部分都是中考失利,上不了高中的。”房玉红说,这些孩子表面调皮,但内心都缺乏自信。

你们不比其他孩子差”,这是她常对学生们说的一句话。

在她的影响下,我们学校已经形成了一种氛围。”玄武中专青年教师巨凤霞说,学生在各种大赛中频频获奖,学校音乐舞蹈专业被评为江苏省示范专业,美术绘画专业被评为江苏省特色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