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黄金周“互联网+”消费持续火爆

06.02.2017  20:38

      鸡年春节,家住宜兴市新庄街道的黄大婶请了三次客,但并没有提前做备料,猪肉、鱼虾、马兰头、冬笋等各色肉菜都是现买现做。“春节期间,我们这里的农贸市场天天营业,比平时更热闹。蔬菜很新鲜,本地菜价格跟平时差不多,芦蒿、冬笋等外地菜价大概翻了一番。

        这是江苏省春节“黄金周”市场运行的一个场景。省商务厅相关人士介绍,春节7天,江苏省消费品市场商品丰富,价格稳定,销售平稳增长。据对全省重点商贸流通企业监测和初步统计,1月27日至2月2日,全省消费品市场累计实现销售约121.88亿元,同比增长10.6%。省商务厅生活必需品监测系统显示,肉类、水产等节前储备较多,价格较平稳,禽蛋类价格小幅下跌,食用油价格上涨4%左右。蔬菜需求量超过肉类,青菜、大白菜、青椒、西红柿等与春节前一周比,每公斤上涨0.5-1元。

        新年促销带动商品全面热销。冬装成为实体店服装热销主角,盐城市金鹰建军路店和建军路地下商业街,服装类销售同比增长12%和7.8%。鸡年生肖主题金饰小件等饰品走俏市场。南通市4家样本企业金银珠宝类销售达4300万元,同比增长23.8%。更新换代频率不断加快的电子产品成为年货“新宠”,据对南京市11家家电商场监测,仅IT专卖就实现销售1.3亿元,同比增长13.7%。时令水果、鲜花绿植、茶叶和保健品等,销量都比平时翻近两番。镇江市区的大统华、便民等样本企业,仅水果类销售同比增幅都超过20%。

        商贸综合体积聚人气,跨界经营升温。在无锡,各大综合体车库的车位、餐馆的餐位、影院的座位,常常一席难求。泰州的万达广场、西坝口等商业中心,人流量是平时的两倍。在盐城,集吃、喝、玩、乐、购多重功能于一体的金鹰聚龙湖、奥莱城店累计实现销售2263万元,同比增长12.2%。“零售+餐饮+娱乐+健身”这一新型商业模式在跨界融合中擦出火花,既实现业态交叉的客流共享,又形成强度叠加效应和资源整合效应。

        特色餐饮、自助餐、西餐等“小而美、美而特”的新形式主题、特色餐饮广受追捧,就餐人数明显增加。宜兴新庄街道十几家饭店,八九百元一桌,几乎家家都要翻台,而且如果不是提前一年预订根本没有席位。尤其是一些“老字号”饭店,更是火爆异常。扬州富春茶社销售的现蒸包子达到100多万只,卖出烫干丝、煮干丝日均近千份,营业额是平时的数倍。南京、徐州、常州、盐城、镇江市的餐饮企业,同比增长都超过15%。

        “互联网+”消费持续火爆。春节期间,美团网上的南通市崇川区团购达到4456个,其中年夜饭类餐饮团购达到400个。“互联网+旅游”备受欢迎。携程网销售南通酒店客房超1.2万间,同比增近30%,销售南通景区门票同比增长120%;同程网销售南通景区门票同比增长160%。“互联网+支付”受追捧,不少商场、超市,通过支付宝、微信、手机Q支付等,打造出新的营销模式。肯德基、必胜客等快餐店也推出微信扫码付、支付宝支付送随机红包等活动,效果明显。(邵生余 张劲松)

来源:  新华日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