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城墙申遗城市增至13座 南京成为牵头城市

01.06.2015  16:35

  从8个到13个,中国明清城墙申遗队伍又要壮大!日前,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遗办公室组织的第三次申遗推进会在湖北荆州举行。

  记者了解到,在南京被正式敲定为“中国明清城墙申遗”牵头城市后,共同参与申遗的城市,也已经由此前的8个增加到13个。

  五城市将加入申遗

  5月28日,中国明清城墙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第三次申遗推进会在湖北荆州举行。

  据介绍,此前在南京召开的第一次推进会议,是确定南京牵头“中国明清城墙申遗”工作;在浙江临海召开的第二次会议,是确定总体工作计划。此次会议则首次重点关注遗产突出普遍价值的研究。

  记者了解到,参加此次会议的,有列入中国明清城墙申遗预备名单的南京、西安、荆州、兴城、襄阳、临海、寿县、凤阳个八城市,另外,还有正定、开封、长汀、肇庆、张家口五个城市的代表与会,据悉,这五个城市正准备加入中国明清城墙申遗项目。

  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教授告诉记者,这五座城市都保留了明城墙的实体,且非常完整,都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当地政府和普通市民对城墙长期进行切实有效保护,且具备热情参与申遗的积极性。因此,这五个城市加入“申遗战队”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反映完整城防体系

  担任申遗文本编制的贺云翱已前往这五座城市,按照世界遗产申遗要求进行调查研究,做出文本。“明清城墙是中国五六千年城墙最后的群像,也是历代城墙的总结。明清城墙之后,就没有城墙了,它们退出了历史舞台。”贺云翱说,此次捆绑申遗十三座城市的明清城墙,保存得都比较好,能够代表明清中国城市的规模、级别、建筑的材料工艺等等。

  从当年的级别上看,我国现存的明清城墙非常多样,包括都城、府城、州城、县城、镇城、卫城等。

  “南京城墙是都城,辽宁兴城则是卫城,张家口的宣化城墙是镇城,是明代长城九边军镇的代表!十三个城市的明清城墙,其文化内涵是相互补充的,能反映当时从中央到地方的一套完整的城防架构体系,这也是能够联合申遗的内在关联逻辑!”贺云翱介绍。

  贺云翱说,如果没有后来的拆城墙运动,中国拥有明清城墙的城市会不少于2000个,但如今拥有完整明清城墙的只有十几个,部分完整的有20多个。

  突出城墙普遍价值

  明代的南京城,分为外郭城、都城、皇城、宫城四重,目前明皇宫尚保存部分城门和城墙遗址,明孝陵也保留有极少的陵墙遗址。这些城墙是不是也会参与申遗呢?贺云翱表示,南京申遗的是都城城墙,并不包括明故宫的城墙遗址,因为后者和作为城市城墙的明清城墙不在一个体系里面。

  此次推进会上,还初步确定了中国明清城墙突出普遍价值,主要概括为:中国明清城墙是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核心物质要素;展现了多民族统一国家不同级别城市差序格局的逻辑体系;是《周礼·考工记》和《管子》分列的两种城墙模式暨文脉传承发展的具体表现形式;反映了中国传统宇宙观、风水堪舆、人地和谐及天人合一理念的实践成就。

  贺云翱说,南京已经成为“中国明清城墙申遗”的牵头城市,今后还有大量工作要做。目前,南京已经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管理机构也比较齐全。作为普通市民来说,更应该认识到城墙的重要性、树立自豪感,自觉保护好南京城墙。(于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