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转型创新年投入超20亿元

19.03.2015  21:07

中国江苏网3月19日讯 昆山之路”从头越,在新起点上整装再出征。昨天下午,昆山市召开推进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动员大会,会上公布了《昆山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六年行动计划实施意见(2015-2020)》(征求意见稿),明确将用6年时间全面推动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努力实现经济增长更稳健,产业结构更合理,质量效益更显著,创新实力更雄厚,生态环境更优美。

围绕总体目标,昆山主要将重点实施“2136”工程。同时从财政支持、规划管理、土地利用、价格机制改革等四个方面入手,研究出台操作细则,计划市、区两级财政每年投入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资金不少于20亿元,累计120亿元以上。

副市长、昆山市委书记徐惠民坦言:“昆山在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产业层次低端、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竞争力弱、资源瓶颈突出、环境有待提升等短板。唯有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才是昆山的出路。”同时,徐惠民指出,针对诸多短板,要算好土地、人口、生态、公共服务和差距“五本账”,深入查找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在未来“六年行动计划”中做到有的放矢。

重点实施2136工程

建好两大平台

即抢抓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两大国批平台建设机遇。

画好一张蓝图

通过构建产业与城市同步转型新格局,确立全域功能管控新导向,形成土地高效集约利用新体系,积极推动多规融合,逐步实现多规合一,形成一本规划、一张蓝图,推动资源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

做好三篇文章

一是“插柳成荫”,打造良好的创意创新创业环境,促进高端人才、创新团队、高科技企业集聚发展;二是“老树开花”,支持现有企业包括台资企业盘活存量、就地转型;三是“腾笼换鸟”,有计划、有步骤地淘汰“三高一低”企业,腾出发展空间、环境容量。

推进六项改革创新

坚持行政推动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高资源要素配置效率,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关链接

全力打造发展升级版

昆山紧紧围绕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质量水平和“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发展定位,结合自身实际,打造发展升级版。

昆山留学人员创业园是全国首批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也是全国县级市中唯一“省部共建”园区。整合政、产、学、研资源,着力打通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最后一公里”。昆山留学人员创业园管理处主任秦姗姗表示,接下来,将利用跨界互联网思维,在用好“投借租保”等科技金融工具的基础上,借助“众筹”融资、P2P等互联网平台,开辟企业融资新渠道。

昆山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黄健则表示:“力争到2020年,昆山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65%,工业增加值率25%以上,在全国高新区排名进入前30名。力争实现汇聚百家企业、达到百亿元产值的‘双百目标’。”(驻昆山首席记者 朱新国)

编辑: 王高峰、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