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扎实推进社会治理工作显实效

02.03.2016  10:58

      2015年,昆山按照省民政厅和苏州市民政局关于社会治理任务要求,多措并举,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工作,呈现多处亮点。

      一是盯紧“政社互动”抓手,确保落实有力。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城乡社区减负增能工作的意见》,优化“四份清单”,深入推进“减负增能”工程,加强对区镇和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履约评估指导工作。加强社会组织同行业主管部门脱钩,清理领导干部在社会组织任职,厘清政府与社会组织职能边界。

      二是完善“社会组织”体系,确保健康发展。启动昆山市第四届公益创投活动,32个项目顺利实施。开展昆山市第三届社区公益服务项目招投标工作,15个项目公开向社会招标。加快社会组织培育平台建设,枢纽型社会组织孵化器、社会组织孵化器的孵化器——昆山市公益创新中心于11月正式运作,花桥、淀山湖区镇级公益坊和张浦、周市、巴城、淀山湖等镇5个社区五彩益家建成启用,开发区公益坊已开工建设。昆山社会组织网站正式上线,昆山市民间公益智库正式成立,社会组织三级培育发展架构日益完善。开发区、花桥、周市、千灯、淀山湖等区镇启动公益微创投活动。专业社工人才培养不断完善,全市共持证社工732名。全市累计登记注册社会组织913家,每万人拥有登记社会组织达12家。

      三是致力“社区治理”改革,力争明显实效。推动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在中心城区设立4个城市管理片区,整合执法资源,优化治理结构,提高中心城区社会治理水平。开展社区服务特色品牌建设,推进101个特色品牌项目化运作。开展第二届社区邻里文化节,持续6个月,开展400多项活动,评选出“最美社区工作者”、“最美社区志愿者”、“最美社区好邻居”等先进典型,汇聚社区正能量。开展社区工作者素质提升工程,提升社区工作者特色品牌打造能力、综合服务能力和实务操作能力。开展“社区居民公约共订共信共行”活动,指导社区围绕容易引发居民之间矛盾的突出问题、公共诉求,组织辖区居民进行民主协商、民主管理。确立花桥为“三社联动”试点地区,进一步理顺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三者关系,建立协同机制,激活居村民自治,激发居民参与活力。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