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多举措妥善应对寒冬街头救助工作

18.12.2015  19:12

      昆山市在严格按照省厅通知精神,开展“寒冬送温暖”行动基础上,不断“深耕细作”,全力做好寒冬生活无着浪浪乞讨人员和困难群众救助管理和应急保障,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

      一是高度重视,迅速开会传达部署。针对天气预报气温骤降,天气多变情况,提前召开专题救助会议,分析过去全市寒冬巡查救助工作中存在不足,针对国内部分地区发生的负面事件进行剖析反思和深入动员,对工作进行再细化再部署,力推职工增强岗位履职责任感、使命感。

      二是结合实际,完善救助应急预案。局党委专题商议流浪乞讨人员寒冬送温暖工作方案,出台《关于做好今冬明春寒冷天气救助管理工作》的通知基础上,认真研究和调整完善恶劣天气下突发情况救助应急处置预案,并开展实际演练,认真做好物资、人员、设备以及值班等各项应急准备,同时全力瞄准救助专项行动、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工作将之转变为长效机制。

      三是多措并举,强化联动救助条件。将联动救助人数由6人增加至8人,同时对年龄偏大、时间偏长等4人进行轮岗调整,激发联动救助队伍人员活力与激情。将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在亭林公园等4个重要路段安装感应式巡更点,加强重点区域内关键时段主动巡视力度。同时借联动救助办公地址搬迁之际,改善办公条件,更新1台救助车辆,为联动救助提供更好条件。

      四是精细管理,牢固把好安全关口。气温骤降时刻,消防安全责任很重。由分管领导和救助站一把手亲自对救助区域等进行供暖设施、消防设施、接送车辆和温馨服务保障物资等进行过筛子式监督排查。同时在救助具体运作时,坚持精细化规范化管理,狠抓接待、甄别、服务三个环节,把安全检查环节前置到受助人员入站登记,作为安全管理首要关口,坚持“逢进必检”原则,对所有求助人员在进行“真情服务”同时进行细致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隆冬无安全事故发生。

      五是创新联动,加大街头主动救助。特邀公安、城管等相关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形成合力共识,做好寒冬生活无着流动人员街面救助。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作用,通过街头大屏幕、社会志愿者等各种实用途径,借助社会资源,宣传救助管理政策,公布求助渠道、方法和电话。与团市委协作向青年倡议“随手拍,让街角的身影不再无助”微信公众平台,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救助服务,及时解除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生存困难。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