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印记 法治的回响

13.02.2023  09:52

   二〇二二年度十大检察新闻十大法律监督案例评选侧记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完善公益诉讼制度”,赋予检察机关更重责任;经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抗诉,河南谭修义蒙冤29年后被改判无罪……随着2022年度十大检察新闻、十大法律监督案例发布,这些检察热点再次引发全社会广泛关注。

  这是年度十大检察新闻、十大法律监督案例(下称“双十大”)评选活动连续开展的第十个年头。与往年相比,2022年度“双十大”评选有哪些特点?背后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记者深入采访活动主办方、评委以及检察官、当事人,了解这些新闻、案例更多的细节,体味“双十大”背后的法治意蕴。

  “评的是新闻,更是检察工作对时代的回应

  “每年的岁末年初,‘双十大’评选都会如期而至,已经成为检察机关的一个‘金字招牌’。”连续数年担任“双十大定评评委的人民日报社政治文化部副主任廖文根说,“双十大”评选的过程,是对过去一年亮点检察工作回顾、盘点、总结的过程。

  廖文根表示,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新闻媒体见证、记录了检察机关无数历史性与开创性的奋进点滴。“双十大”评的是新闻,更是检察工作对时代的回应。每一则新闻、每一个案例都承载着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获得感,生动展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伟力和实践伟力,生动讲述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检察实践故事。

  据了解,检察日报社于2022年11月成立工作专班与组委会,正式启动2022年度“双十大”评选工作。此次评选紧扣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围绕最高检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等部署,最终评出2022年度十大检察新闻与十大法律监督案例。

  “初评需要从过去一年主流媒体公开报道的海量检察新闻与案件中,筛选出能够展示检察工作新进展、为民服务新举措、法律监督新成效,代表性、典型性强的新闻报道。”据一位6次参加过“双十大”评选工作的专班人员介绍,这个过程不是机械地“”,而是归纳、提炼,尤其是对于一项持续性、长期性的工作,要将检察机关部署与取得的成果、效果等结合起来,系统地看、全面地评,把好入选条目“第一道关”。

  在组委会从政治站位、新闻价值、社会影响等角度对初选条目认真审查后,23个十大检察新闻预选条目、23个十大法律监督案例预选条目出炉。2023年元旦后的第一个周末,一则2022年度“双十大”条目投票的消息在很多司法理论界、实务界、媒体界人士的朋友圈“刷屏”,邀请广大读者和网友为自己心目中的“双十大”投票。同时,主办方还邀请了最高检特约监督员及35家省级法律期刊负责人参与投票。据统计,正义网和检察日报客户端共收到有效投票939092张。

  “2022年度十大检察新闻、十大法律监督案例中有多项‘首次’‘首例’,充分体现了检察机关的开拓创新与勇于担当。”华东政法大学教授马长山表示,在检察新闻中,公益诉讼检察新格局的形成、检察能动履职促进诉源治理、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全面推开等关键词由点及面;在法律监督案例中,多起案件经检察机关依法抗诉获得改判、注重加强对青少年与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权益保护等,办案过程既有司法的力度,又有法理情交融的温度,直观展现了检察机关在参与社会治理、服务发展大局中发挥着越来越大、越来越实的作用。

  “求极致的检察为民服务就是最好的宣传

  “新闻是检验工作得失的一面镜子,媒体是群众表达诉求的传声筒。一篇篇检察新闻报道,都是检察工作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的履职缩影,折射出的是检察机关服务大局、努力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司法公平公正的不懈追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中心广播新闻采访部副主任樊新征尽管在参加“双十大”定评会前就已提前对入围条目作了研究,但在投票时,仍然很“纠结”。

  “这些候选条目是检察机关能动履职与新闻宣传有效结合的‘精华’,流露着满满的人情味儿与浓浓的民生情怀,舍弃哪一条都觉得可惜。”樊新征说,从“多部新出台新修订法律明确规定公益诉讼条款,检察公益诉讼法定办案领域形成‘4+N’新格局”,到“最高检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未检工作,检察机关以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助推‘六大保护’融通发力”,从检察机关能动履职推动大运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到依法抗诉一起工伤认定行政诉讼案并获改判,受益者小到某个人,大到某个群体,甚至是一个区域的环境。正是这些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一丝一毫的利益,构成了检察机关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和“”。

  “求极致的检察为民服务就是最好的宣传。检察新闻报道犹如一片片形状各异的拼图,共同组成一幅新时代法律监督的履职画卷。”“双十大”定评评委、新浪微博政务运营总经理李峥嵘感觉每一则检察新闻、每一个法律监督案例都仿佛发生在昨天。再谈起检察机关依法对侮辱英烈的网络“大V”罗昌平提起公诉和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一案,她依旧能清晰地讲出案件的发展脉络和当时网络上的汹涌民意。

  在李峥嵘看来,法治建设与新媒体的融合让普法教育更加深入人心。新媒体以其“短平快”的独特优势记录、见证着中国法治建设的脚步,中国法治建设的成果又为新媒体健康蓬勃发展提供了一道安全屏障。“面对公共利益受损,检察机关敢于亮剑,再次彰显了检察能动履职不仅是一种态度,还是一种魄力,更是一种能力。”她说。

  检察新闻不是写出来的,归根结底是检察工作干出来的!

  李某某是2022年度十大法律监督案例“三级检察院接续监督一起历时8年3次审理的工伤认定行政诉讼案,最高检依法抗诉获改判”一案当事人李某的父亲,在看到该案的报道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说:“检察工作不是小事,往往决定一个家庭(面临)希望还是绝望,甚至影响着几代人的前途命运。我身边的亲朋好友都在转发(报道)。我也相信,检察工作会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

  李某某质朴无华的评价触动人心。这也印证了检察工作只有真正坚持人民至上,才能获得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认可。

  “要以这样的标准办理每一起案件

  “以前都是看别人办的案件入选年度十大法律监督案例,自己翻来覆去琢磨、学习。没想到有一天,我参与办理的案件也能够入选。”前述李某案件的承办人、湖北省检察院第七检察部检察官汪小丽说,这起案件凝结了三级检察机关的心血,是检察机关一体化办案的体现。“案无大小,每一起案件有每一起案件的价值与意义,对于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检察事业来说,百姓之事大于天。新时代的检察办案人员要摆脱‘就案办案’的桎梏,更加注重实现案件办理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检察院第二检察部检察官郭雪娇是“双十大”评选活动的忠实粉丝。她认为,每一则检察新闻、每一个法律监督案例都值得深入剖析。对于基层一线检察办案人员来讲,这些都是对新时代检察办案方式与理念的引导。“虽然不是每位检察官办理的案子都能入选‘双十大’,但每位检察官都要以这样的标准办理每一起案件——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主动跟上、适应时代之变、人民之需,以更高水平监督办案引领法治进步、助推时代发展、满足人民期盼。

  小故事里有大时代。

  “每年的十大检察新闻与十大法律监督案例评选,一脉相承,与时俱进,全面而立体地展现了新时代检察工作的风貌。透过这些深受群众欢迎的新闻产品,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一个紧跟时代节拍,精准回应新时代法律监督之问、人民之问的检察能动履职脉络,更看到了一幅新时代政法工作、全面依法治国事业、国家治理深刻革命大步向前的欣欣向荣之景。”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总编辑张守增表示,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越来越关注中国法治建设,以检察新闻为代表的法治新闻热点越来越多、新闻爆款产品也越来越多。“不论是司法履职,还是法治新闻,只有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才能得到群众认可,受到群众欢迎。

  人民检察事业欣逢最好发展时期,承载着新时代党和人民群众赋予的更重责任与使命。新时代检察新闻宣传也是如此。

  2022年度“双十大”评选活动主办方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的‘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要求,扎根基层,创新方式方法,丰富内容表达,进一步挖好挖深检察新闻这座‘金矿’,更好地发挥新闻宣传对检察工作的引领、推动作用,切实以高质量的检察宣传履职服务保障新时代检察事业发展,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提供强大文化支撑,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构建公益诉讼新格局 彰显检察监督高效能
  解读新闻: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强检察机关法律检察院
观点丨泰兴市检察官:室外空调安装员坠亡,谁之责?
自刑法修正案(六)将重大责任事故罪犯罪主体放宽到从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