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代同行——市总工会五年工作巡礼

29.10.2015  11:41

 

建功“十二五”重点工程劳动竞赛启动仪式

 

 庆“五一”劳模表彰大会

 

 为困难职工发放春节慰问金

  

 泰州工会新媒体运用现场推进会在靖举行

 

唱响中国梦 发展当先锋”厂歌展演

 

 

 

 

 

□特约记者 刘旋

 

靖江,一座发展中砥砺前行的城市,一座改革中锐意进取的城市,一座创新中奋发有为的城市,25万职工用劳动精神托举起靖江城市的梦想。靖江市总工会与时代同行,和全市劳动者一起,站在靖江发展的前列,谱写劳动美,共筑和谐情。

 

砥砺——共鸣城市发展

 

长江之畔,潮起潮落,有一种力量推动着靖江工运事业的开拓和前行。这股力量,蕴含着党政的期许、工会的责任、发展的根基。

 

当项目招引不断刷新靖江速度,改革创新不断释放红利,民生改善不断展现城市情怀,市总工会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中心工作,创新“一镇(系统、企业)一赛”模式,积极搭建工会服务企业、服务发展的新平台,团结动员职工以实实在在的劳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精心组织优质服务竞赛,不断提升服务意识和优化软环境;深入开展重点项目工程建功立业竞赛,推动靖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开展职工技术创新竞赛,促进创新型经济发展;广泛开展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提升职工素质;有效开展节能减排目标竞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在靖江城市发展的经纬中,市总工会勇于作为,凝聚起了蓬勃发展的劳动伟力。

 

市总工会中这样流传,劳动竞赛、组织培训、劳模引领是拉动地方经济转型发展的“三驾马车”。

 

五年来,11万马洲职工立足岗位,投身82个工种的劳动竞赛、技能竞赛,全力推动靖江的发展实践,掷地有声,涌现出12家省级、25家泰州市级“工人先锋号”。

 

五年来,市总深入实施职工现代素质提升工程,不断扩大各类技术技能竞赛、岗位练兵、技能培训覆盖面,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强化职工技能“培训、练兵、比武、晋级、激励”的“五级递进工作链”机制。建立了8个职工培训基地,建成“职工卓越人才网站”,培训职工16.5万人。4.7万人次职工参加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学历教育、技术创新,共提出合理化建议2.5万余条,技术革新发明创造2100余项。

 

五年来,我市共评选出各级劳模102名,五一劳动奖章24人、奖状3家,五一巾帼标兵117人、标兵岗106个,新增劳模工作室18家。徐忠祥、陈燕萍、杨恒俊……一个个优秀的劳动模范在靖江经济建设发展中不断涌现。

 

不同的劳动岗位,服务发展的效能却同样强劲。靖江的劳动者正众志成城,把“重树苏中标杆,率先融入苏南”的目标信念刻在心上,变成每个人的坚定梦想和自觉行动。

 

情怀——坚守工会本色

 

共建和共享犹如双脚,交互前进,行稳才能致远。工会人深知,他们的根脉扎在劳动的土壤中,他们的精神源自劳动的队伍里。

 

依托市、镇、村、企四级平台和“3+X”网络视频调解系统,市总工会形成了立体化的工会维权网络,建成市、镇(系统)两级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机构31个,基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组织987个,选聘专、兼职工作人员和志愿者3152名。五年来,共调处劳动争议456件,涉及金额5000多万元,调解成功率达92.3%。

 

在维稳维权工作迈上新台阶的同时,全市工资集体协商建制率达97%以上,覆盖企业2000余家、职工8万余人。靖江工资集体协商达到新水平,和谐劳动关系建设有了新成效,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做法受到省总工会通报表扬。

 

这,是工会人坚守的“本分”工作。在职工为本的理念下,素有“”概念的靖江工会也坚守本色,将温暖底色融入广袤而坚实的大地,为困难职工的生活注满爱的力量。

 

春天里,市总工会各类就业技能培训班开班,为下岗职工、外来务工人员等送上岗位,帮助他们在城市中找到新的栖息之所。

 

酷暑中,汽渡、市政、岗亭、厂房等场所也活跃着工会人的身影,送上降暑食品和防暑药品。

 

金秋时节,学子们迎来人生新的起点,工会人为困难职工家庭送上学费,圆孩子的求学梦。

 

严寒时分,工会人准备了暖心年货和慰问金,让特困职工感受来自“”的温暖。

 

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走过四季,是靖江市总工会的系统帮扶。

 

在做实传统帮扶项目的同时,市总工会全面升级服务平台,全市14个镇(街道、园区、办事处)、46个村、121个规模企业工会职工服务中心(站、点)挂牌,深入开展“阳光新干线”集中服务行动、发行“阳光服务卡”、首推“时间银行”志愿服务体系,吸纳志愿者800余名,为职工提供特色化、差别化服务万余人次,被全总办公厅《工会要情》重点推介,《工人日报》为此专访市总工会主席叶丽华。

 

充满热力的正能量从“”出发,抵达每一名职工的梦想。当职工成为了“我们”,当每一个个体感受到整个“命运共同体”的温暖,工会就凝聚了最为广泛的队伍,夯实了最为厚重的基础。

 

护航——夯实基础建设

 

坚守工会本分,集聚职工力量,需要蹄疾步稳勇毅笃行,需要夯实基础练就硬功。

 

广普查、深组建,市总工会坚持“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连续开展“集中建会百日攻坚行动”、“农民工入会集中行动”、“工会组建集中行动”,五年来新增基层工会组织1438家,新增工会会员70246名。新成立总工会3家,新成立船舶、保险等行业工会7家,指导7家行业协会和45家农合经济组织成立工会。

 

市总工会不断提升队伍实力,积极推行基层工会干部“1+2+N”配备模式,探索工会干部社会化,聘用工会协理员。建立健全“约束、考核、激励”三位一体的教育培训机制,完善上级调训、上岗培训、适应性培训、网上专题培训等多层次的分类培训班,举办工会机关干部业务技能竞赛等,不断增强各级工会干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能力和水平。

 

看一支队伍是什么样的队伍,一看性质,二看宗旨,三看作风。靖江市工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召开的五年来,总工会推行“一线工作法”,深化“进企业、当工人、同劳动”活动,深入基层开展困难企业劳资纠纷大排查、企业职工劳动安全大调查等,促进工会干部接地气、转作风。

 

这五年,是靖江工运事业发展的最好时期之一;五年来,靖江市总工会连续5年被全总表彰为工会财务工作先进单位,被省总表彰为劳动竞赛先进组织单位、工会组建工作优秀单位、工会新闻舆论宣传先进单位、工会信息工作十强县(市),被省文明委授予文明单位称号,连续3年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市级机关绩效考评“十佳机关”,连续5年被泰州市总表彰为工会工作先进单位。靖江市工会声音更加响亮,影响更加广泛。

 

创新——回音时代交响

 

坚守,检验的是气度;创新,考量的是智慧。五年来,靖江创新大潮在一项项革故之举中涌起,靖江工运画卷也在一项项鼎新之措中展开。

 

打开手机拨打电话、发封邮件、编辑信息@靖江工会,职工就能随时随地找到靖江工会。“职工有困难,可以随时找工会!”这是靖江工会人向社会做出的庄严承诺。

 

为实现这一承诺,微时代下,靖江市总工会打造了“阳光微平台”,通过全面改版工会网站,开通工作QQ群、官方微博和微信等,推出以微发布、微沟通、微讲堂、微帮扶、微维权为内容的“五微服务”,面向职工服务全天候,沟通零距离。今年3月,泰州工会新媒体现场推进会在靖江召开,这一经验还在全省新闻工作会议上作交流。

 

互动平台开通以来,征集各类意见和建议148条,共回应、解决网友求助712起,化解了20余起网络舆情,发布用工岗位信息5200条,推荐再就业2700人。

 

搭建“微平台”,架起工会组织与职工之间的连心桥;组建“微军团”,扩大新媒体服务平台的影响力;实现“微互动”,推动传统服务向现代服务的新拓展。在靖江工会人看来,只有不断创新服务载体,才能与时俱进。

 

2012年,市总工会整合全市职工文化艺术资源,组建靖江市职工艺术团,这是靖江市总推进“三个文化”建设、打造职工文化名片的创新之举。职工艺术团坚持“立足一线、服务职工、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公益原则,活跃在车间班组、建筑工地,参加重要活动、重大节日、重点工程建设、重点企业慰问以及送文化下企业、下基层等各种公益演出。央视“激情广场·爱国歌曲大家唱·靖江篇”舞台、中央民族乐团在靖演出的新年音乐会、泰州文化节、靖江春晚、靖江文艺节,都活跃着职工艺术团的身影。“工人伟大、劳动光荣”为主题的庆“五一”职工文艺汇演,“唱响中国梦,发展当先锋”优秀厂歌展演活动,都充分展示了新时期工人阶级的时代风采和精神风貌,进一步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推动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的深入发展。

 

董建林、顾兴、蒋国安……这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有一个因病致贫的家庭,当他们领取了工会人送上的大病救助金,结报了医疗互助金,他们的家庭有了新的希望。

 

2012年,市总工会在泰州市范围内率先启动了在职职工医疗互助保障活动,并将医疗互助与大病救助相结合,实现工会帮扶由临时救助向长效救助、小额救助向大额救助转变,筑起了职工抵御生活风险的又一道防线。

 

有病人帮我、无病我帮人、大病大家帮”,这已经成为职工们的共识,至目前为止,市总工会已为2844人次患病职工结付互助金471万元,为562人次大病及慢性病职工发放救助金304.1万元,赢得了职工拥护、企业欢迎和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与认可。

 

医疗互助保障是一项暖心工程,市总工会想职工所想,急职工所急,创新工作,在服务职工群众上谋求新突破,切实解决职工困难,为靖江和谐稳定作出了新贡献,应予充分肯定。”泰州市委常委、靖江市委书记倪斌在《市总工会开展在职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工作纪实》上亲笔批示。

 

山高愈前行,梦好起宏图。站在时代发展的风口浪尖,肩负新时期历史使命的靖江各级工会和全市职工们将以更加开放的思维,更加豪迈的豪情,更加高昂的斗志,更加踊跃的作为,奏响全市工运事业的时代强音,以新的脉动,开辟新航道,共铸发展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