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早水稻田”地江苏泗洪推“洪荒之粒”

11.10.2016  16:41
泗洪农业招商推介会暨稻米文化节发布会现场 张传明 摄

  中新网南京10月10日电 (张传明)江苏泗洪县韩井遗址挖掘出的碳化稻距今约8300年,为世界最早的人工稻作遗迹。10日,泗洪县在南京举行的“泗洪农业招商推介会暨稻米文化节发布会”上表示,将推出拥有悠久历史底蕴和天然生态环境的“洪荒之粒”有机稻米。

  早在8000多年前,泗洪已出现了水稻田。在泗洪韩井遗址挖掘出的碳化稻,经北京大学C-14检测,距今约8300年,专家们在考察时认为,这里发现的水稻田遗迹不仅为中国最早,而且是全世界最早的人工稻作遗迹。历经唐、宋、元、明、清,泗洪一直种植着水稻,稻米文化在传承发展过程中,无论形式,还是内涵都包含了丰富的内容。

  目前,泗洪拥有耕地面积198万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80万亩、年产优质大米45万吨,通过稻田养虾、稻田养蟹、稻田养鸭等方式,改善稻田生态环境,提高稻米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已拥有“上塘贡米”、“蟹园大米”等名牌农产品牌20个。

  10日,该县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推出“洪荒之粒”有机品牌稻米,这是为了彰显泗洪稻米悠久的文化底蕴和天然的生态环境,让“洪荒之地”产出来的“洪荒之粒”带给大家最原始的稻香体验。

  据悉,泗洪是全国农业生态环境示范县,也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良好的资源环境为“洪荒之粒”的生长提供了保证。其中,“”是泗洪、“”寓意荒野、“”指稻米,寓意着8000多年前,在泗洪这片荒野中先民们孕育出的稻米。

  同时,该负责人也表示泗洪将举办农业招商推介会暨稻米文化节推出一系列的“稻田盛宴”,包括百名专家泗洪论“”推介、可畅享绿色特产的农夫市集、台湾“优人神鼓”表演于金黄稻浪间的《柳山秋收听海之心》、稻米文化艺术展、泗洪稻田国际半程马拉松等活动,进一步烘托稻米文化节氛围,在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活跃全县人民的艺术生活。(完)

编辑:顾名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