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选:蜕皮后钻出来的还是那条蛇

03.12.2014  13:30

  

    12月1日,在日本东京记者俱乐部,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左)在讨论会上阐述观点。新华社记者马平摄

  日本众议院又解散了!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11月21日正式解散众议院,并宣布将于12月14日提前两年举行大选。自日本现行宪法1947年5月3日起实施后,日本众议院已先后被解散24次。

  历史总是呈螺旋式发展,很多事件相似而又会有所不同。政途多舛的日本首相们为了延续自己的政治生涯,总会拿众议院开刀当救命稻草,这次也不例外。那么安倍的这步棋能否力挽狂澜赢得更多的政治筹码?重新洗牌后的日本政坛又会否360度急转弯?

  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高洪说,日本战后历史上每次解散众议院后的大选都会依照起因或特征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安倍把本次大选命名为“安倍经济学大选”,就如同他的政治导师小泉纯一郎强力推行“邮政民营化改革”一样。当年“邮政民营化改革法案”在参议院受阻后,小泉便愤然解散众议院并搞了一场“邮政民营化大选”。

  相较当年小泉纯一郎推行的“邮政民营化改革”,今天的“安倍经济学”仅有27.2%的国民支持率,而前者的支持率则高达63.7%,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安倍经济学”本身已经出现了破绽和衰败的迹象。因此,安倍的选举前景很有可能出现自明党丢失部分议席的情况。

  问题来了,安倍为何不惜减少议席也要发动大选呢?

  高洪认为,此次安倍主动提前发起大选,意在当支持率尚未下滑太多时进行政治洗牌并趁势重组内阁,以消除此前阁僚政治丑闻的不良影响。此外,通过提前大选,还能够避免明年中期以后不得不在日美防卫合作指针调整、“安倍经济学”破绽更加显露、以及再度增加消费税日期临近等不利于自明党执政的多方面因素增大后被动选举。

  高洪说,自民党选举班子和政府经济官僚系统都认为,只要通过选举赢得一到两年的政治相对稳定期,度过眼下难关,实现“安倍经济学”设想的调整经济结构,延长执政至2018年也是可能的。此次选举后自民党与公民党仍有把握继续联合执政。由于本次众议院选举是安倍政府的主动选择,因此在结果上并无太多悬念,蜕皮后钻出来的还将是原来那条蛇。(文/张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