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安局局长此时访华能达成何种共识?

18.07.2015  11:44

  人民网7月17日电 国务委员杨洁篪同日本国家安全保障局长谷内正太郎16日在北京共同主持首次中日高级别政治对话。双方同意,中日关系关乎两国人民根本利益。开启高级别政治对话是两国加强高层战略沟通的重大举措,有助于积累共识,管控分歧,形成中日关系稳定向好的势头。

  据日媒报道,谷内或将就安倍战后70周年谈话的内容对中国作出解释。日本问题研究专家指出,这只是日本的一种“外交姿态”,最重要的还是在于访华的“内容”。

   此访意图明确 但效果不明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7月15日宣布,日本国家安全保障局长谷内正太郎应邀将于16日至18日访华,其间双方将举行中日高级别政治对话,就中日关系及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阮宗泽向人民网记者表示,此次谷内的一个重要意图就是对“安倍谈话”进行解释。但是安倍对战争问题反省不足,只是避实就虚,回避、淡化侵略问题。

  “日本在多大程度上运用此次机会和世界、和过去的受害者进行和解,还是一个很大的问号。”阮宗泽强调,中日关系的走向在于日本的态度。如果谷内此行能够卸下历史包袱,坦诚磋商两国间重要议题,将对中日关系大有裨益。

  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刘江永表示,中方接见谷内充分展现了自己的诚意,但中日关系能不能改善,取决于日方的态度,尤其是日本领导人对历史认知、战后秩序、战后国际法等问题的态度。

   扮演何种角色取决于日本自身

  日本NHK电视台报道称,谷内来华将向中方转达:日中首脑进行对话对安定地区局势非常必要,并就两国首脑下一次会谈的时间、主题等与中方交换意见。日本共同社则进一步指出,这是在为安倍晋三9月上旬访华的可能性进行磋商。

  在去年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合作论坛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安倍会面,在此之前,谷内就曾“秘密”访华为安倍“打前站”。刘江永说,谷内此次来中国也是完成类似的使命,一方面了解中国对日本的政策和立场;另一方面为下一次中日两国领导人会晤做前期准备。

  然而,日本众议院昨日强行通过了以解禁集体自卫权为核心内容的安全保障相关法案,在日本国内引起了民众强烈反对,国际舆论也指责不断。对此,阮宗泽认为,实际上此次谷内访华是日本为了消除国内外疑虑的一种手段。

  16日下午,杨洁篪在与谷内正太郎举行中日高级别政治对话时,就日本国会众议院同日审议通过新安保法案表明中方严重关切和严正立场,敦促日方切实汲取历史教训,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尊重亚洲邻国的重大安全关切,不要做不利于地区和平稳定的事。

  阮宗泽指出,日本在历史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不愿意去面对,在避实就虚的情况下,还继续推进国内的安保法案,解禁集体自卫权,做一些所谓的掩饰。

  然而,“日本现在还在不断扩大自己的军事作用。”阮宗泽说,究竟是要扮演亚太地区的何种角色,“和平维护者”,还是“麻烦制造者”,抑或是“令人不放心的日本”,关键取决于日本自己。

   日本外交姿态不足以消除国际疑虑

  谷内正太郎被日本政界公认为是安倍的“外交操盘手”。据了解,谷内在2006年安倍政府第一任内阁中担任外务次官职务时,曾推动安倍在刚上任半个月就“火速访华”。

  安倍再次当选首相之后,将谷内正太郎任命为内阁官方参事,主要为内阁外交事务出谋划策。日本外务省评价他为安倍“智囊中的智囊”,懂得“柔软”地对应中国,是外务省里对中国最为理解的人物。

  去年11月7日,杨洁篪与来访的谷内正太郎举行会谈,就改善中日关系达成四点原则共识。阮宗泽认为,这是是朝着改善关系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

  在昨天的对话中,谷内表示,日方希两国关系进一步改善。日方确认坚持日中两国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的共识。我此次访华,愿同中方就两国关系的发展深入交换意见,希望双方能保持政治对话,维持日中关系改善的势头。

  阮宗泽表示,谷内此次来华访问、沟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有利于两国妥处分歧、相向而行。“但这种外交上的姿态不足以消除国际社会对日本的疑虑。

  对于下一步中日关系的走向,刘江永认为,中国对日本和平友好、互利合作的基本方针没变,中方依然会继续促进民间的友好合作。但目前日本国内出现了很大变化,安倍一意孤行,日本民众对安倍政治“暴走”越来越担心。中国对日本的政策是一贯的,中国会把爱好和平的民众与右翼分子区别对待,这为中日关系走向缓和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