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铁面良心账,让经手案子有“民气”

11.12.2015  13:35

  11月27日一早,建湖县钟庄镇大王村,无臂农民肖立清在妻子帮助下穿衣起床,洗漱吃饭。“熬过20年,如今女儿大学毕业有了工作,日子更有盼头。”说话间,肖立清脸上漾起笑容。

  1996年,34岁的肖立清在工地打工时触电失去双臂。工程承包人周克华认为是肖立清的责任,不愿赔偿。劫后余生的肖立清想到妻子智障、女儿年幼,对生活没了信心,“当时的镇司法助理袁为国帮我撑腰,跑了几十趟、磨破嘴皮,拿到医药费和赔偿款13万元。

  “周克华承包的也是小工程。那年代,一次性支付这么多现金无异于倾家荡产,但对于肖家,这是救命钱。”袁为国经常碰到这样两难的案子,坚持把公正放在第一位。案子结了,考虑到肖家情况特殊,如何管理使用这笔“巨款”成为难题,袁为国提出成立赔偿金理事会,由肖立清本家叔叔等5人负责建账保管和使用这笔伤残补助金,一旦资金流失,5人共同担责。“去年,肖立清女儿大学毕业,账本和余款完整地交到她手中,理事会才宣布解散。”20年后的今天,袁为国仍牵挂着肖家,考虑帮在常州上班的孩子在本地找份工作,方便照顾父母。

  “几十年来,老袁经手的案子特有‘民气’。”听着建湖县司法局局长姜广祝的赞语,袁为国坦言:“曾经我也是个农民,最能体会他们的甘苦。”30多年前,袁为国一边在乡办厂开机器,一边挥锄种地。苦学几年,他有了响当当的名头:“八亿农民中的学法状元”!

  走进袁为国律师事务所,记者在书柜里看到摞成一尺多高已泛黄的读书笔记。几十本,都是废纸装订而成。

  “过去村民不懂法,合法权益受侵犯也不知道咋办。‘一五’普法时我就想学法律,能替他们说公道话。”可对于初中都没念完的袁为国来说,不管是知识基础还是时间精力都难跟上。

  海绵挤水!从车间到田头,哪怕三五分钟休息他也不放过,一次记一个概念,几天就是一个章节。1988年,袁为国通过自学法律专业全部课程的考试,“泥腿子”真拿到了大学文凭!同年,在被称为“天下第一考”的全国律师资格考试中,袁为国考出全省最高分,且科科合格,取得律师资格。这次考试,盐城共有400多名考生,各科全部及格的仅3人。

  “铁面有情,本领过硬,‘江苏最美法治人物’这个头衔,老袁当之无愧。”姜广祝回忆起老袁的连中三元——1988年,盐城市法律知识竞赛中袁为国被临时抽去建湖队,首轮笔试后,阅卷老师四处打听谁是袁为国,原来这个编外得了第一;同年底,在市里夺魁的袁为国参加省法律知识竞赛,又以最高分居于榜首;次年,他代表江苏队进京参加全国赛,又斩获第一。

  紧接着,袁为国从农民转身为钟庄镇司法助理,后又考上公务员。2002年,政府机关精简人员,袁为国主动要求提前退休,“国家政策要执行,我有特长,退下来可以当律师。”到今年,61岁的袁为国已退休17年。

  现在的袁为国组建了律师事务所,在新的平台上服务社会。这些年,他在同行中接案最多,办公室书橱里堆放着一本本卷宗。“这哪是什么调解卷宗啊,分明就是一笔笔良心账。我还是司法人,就要把握分寸常思量,对法律负责、对双方当事人负责。

  本报记者  卞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