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日报记者对话生祠镇党委书记陶虹

29.10.2014  10:25

 

陶虹接受采访

 

生祠镇是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样板区,是生态旅游业壮大的重要增长极。生祠镇通过大讨论大落实活动,将如何谋划新一轮发展思路和举措?近日,生祠镇党委书记陶虹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畅谈生祠镇今后的发展蓝图。

 

记者:生祠镇如何落实“思想解放再发力,重树标杆勇攀登”活动?

 

陶虹:对于生祠镇来说,大讨论大落实活动的开展就是要围绕生祠镇在全市的特色发展定位,通过选树、学习、比照、赶超标杆加快各项事业发展。在具体工作中,以思想再解放提振干部精气神,以改革再深入提升产业功能区,以项目再突破适应发展“新常态”。主动做好大讨论大落实活动与教育实践活动、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等相关工作的结合文章,为我市“重树苏中标杆,率先融入苏南”助力。

 

记者:生祠镇打算如何做好大讨论大落实活动与教育实践活动的结合文章?

 

陶虹:生祠镇将把大讨论大落实活动作为巩固、检验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重要抓手,紧扣镇党政班子确定的12个整改项目,以完善的制度确保好作风的延续和传承。重点通过解放思想打消部分党员干部因“为官不易”感慨而带来的“为官不为”念头,遏制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消极畏难、不敢担当的不良风气。大力弘扬两种精神,也就是“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岳家军精神以及“艰苦创业、奉献社会、回报桑梓”的刘国钧精神,持之以恒地提振发展精气神、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记者:生祠镇在大讨论大落实活动中选树的标杆是哪个?

 

陶虹:为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视野,生祠镇跳出靖江、立足全省,经过反复调研和比照,最终确定常熟市董浜镇为活动的学习标杆。董浜镇是全国环境优美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镇域范围内的省级农业产业园区示范面积达2万亩,在高效设施农业、文化生态旅游上都做出了不错的成绩,对生祠镇来说可学性较高。2012年生祠镇曾组织部分基层党组织书记、企业负责人到董浜镇调研。

 

记者:对照新标杆,生祠镇将如何按照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奋起直追?

 

陶虹: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明确了“一核、两带、两链”的产业功能分区, 这为生祠特色镇发展指明了方向,对生祠镇现代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大讨论大落实活动中,我们将充分发挥标杆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学习进一步找准自己的问题和瓶颈,对照标杆谋划符合自身实际的新思路、新举措、新规划,重点在要素的集约利用、特色的建树培塑方面多做思考和探索,注重系统谋划,突出规划设计,调整优化布局,提升质量效益,努力做好现代农业和生态旅游两篇文章。

 

记者:作为我市唯一一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所在地,下一步将如何放大它的效应,使现代农业的发展始终走在全市前列?

 

陶虹:目前生祠镇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发展正面临人力、技术、资源等瓶颈,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显得尤为迫切。下一步,生祠镇将继续坚持“适度规模、高效、生态”的发展方向,着手在新江平路沿线打造4.5公里设施农业走廊,放大集群效应。以绿涛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为引领,推行“龙头+基地+农户”经营模式,放大龙头效应。做大做强“生祠堂”特色农产品品牌,通过统一品牌抱团闯电商等方式,放大品牌效应。

 

记者:现代农业需要真正形成产业链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这一块生祠镇有没有什么打算?

 

陶虹:刚才我提到了生祠镇的一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绿涛公司,目前其在新江平路上的万吨冷库主体楼已经基本建成。厂区涵盖了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冷链物流功能区,设施完备,科技含量较高。建成使用后,能有效解决我们目前所遇到的农产品保鲜、运输、市场等一系列难题,延伸农产品产业链,提高现代农业产业化水平。我们的目标是要将它发展为泰州地区有影响、辐射苏南的农产品集散地。

 

记者:应对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生祠镇在工业经济增长方面,有什么“非常态”举措?    陶虹:工业经济是特色镇发展的支撑和后劲。生祠镇主要以项目为突破口,一手抓盘活资源、招商选资,一手抓科技人才工作。近两年,生祠镇先后关停了3家砖瓦厂、3家化工厂,整合出建设用地170多亩,成功吸引皓日汽配、华达汽配配套加工企业等一批企业入驻。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生祠镇都将紧盯龙头型、集群式的企业,把招商选资工作常抓在手。科技人才工作方面,主要引导双江石化发挥其自主拥有的国家级实验室作用,提升在军品油行业的市场占有率。鼓励永盛光电利用其LED背光源产品上的专利技术优势,在服务好现有的松下、三星、华晨宝马、小米公司等大客户的同时,争取成为更多国际知名企业的专门供应商。推动华星重工、海天泵阀两家企业加快在理化所产业园的科技项目进度,尽快落实产出。

 

记者:在生态旅游方面,生祠镇有什么样的规划蓝图?

 

陶虹:生祠镇生态旅游的规划,除了把握好现代农业资源外,还必须做好与文化资源、生态资源的有机结合。目前我们在做的主要是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培育三条特色生态旅游线路这两项工作。在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方面,2013年生祠镇完成了岳庙、刘国钧故居近三十年来首次大规模修缮工作,下一步将通过打造思岳老街、邀请文史专家和生祠籍相关人士撰写文化记忆丛书等方式,着力完善其文化、教育、旅游等功能配备。生祠镇重点培育的三条特色生态旅游线路,分别是以岳庙、刘国钧故居为核心的思岳老街景观区,串联“美丽乡村”芦大村、四星级乡村旅游景点“埭上人家”、“省最具魅力休闲乡村”七里村的马尔港-申家港回路景区以及金星休闲旅游区。重点推进农耕文化体验、名贵花木认知、蔬果观赏采摘、烧烤垂钓休闲、素养拓展提升等一系列游乐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