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让“王谢的厅堂”成为“百姓的街道”

06.11.2015  18:05
 

 

这是一条崭新的街道,我们可以从中穿过,边走边逛。两边的四进院子,是保留修缮后的老民居。这里,老街坊们的生活记忆依旧完整。” 开展当天,姚梦、田金华,两位年轻的90后设计师站在她们的作品模型前,正微笑着给参观者讲解。这件名为《王谢的厅堂·百姓的街道!》的设计方案,获得今年“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艺术设计专项赛的金奖。

凑近看,能发现这件作品充满了女性设计师的细腻质感。一座一米多高的木制建筑模型,勾勒出一条逼真的街道:小街巷两旁的民居古色古香,透过镂空的墙壁往里看,厨房、卫生间、起居室分割得清晰漂亮。再往下看,街道上是充满生活气息的小商铺,行人来来往往、热闹有序。一组漂亮的设计方案,一个存纳着市民生活、文化和记忆的崭新空间!

当时间正在改变城市面貌时,我们能给老城区原住民们带来怎样的新生活?”姚梦和田金华是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在读硕士,她们说,《王谢的厅堂·百姓的街道!》所尝试挑战的,正是这个棘手的城市化难题。

为什么会起《王谢的厅堂·百姓的街道!》这样一个名字?“老城南给了我们灵感。”两位年轻的设计师解释说,今年暑假,两人参加了南京市住建局为老城南小西湖片区保护更新而组织的调研。她们惊喜地发现一座房子特别有趣,刚刚穿过房子里一条长长的过道,忽然就从马道街穿到了朱雀里。当时她俩异口同声,“我们穿越了!房子里面有一条街道!

这8户人家所在的建筑和街道合二为一,具有很独特的空间效果。”她们激动地朝记者比划着说,“通常,房子是内部空间,街道是外部空间,房子立在街道两侧。现在,这里反过来了,街道长在房子里面。”——其实,这并不难理解,古时候,这座大宅院是大户人家的四进院子,原本的厅堂,随着时间推移,演变成一个公共通道。

小西湖片区是南京老城南典型的老居民区,两位年轻的设计师不约而同想到了通过建筑设计进行旧街区改造。暑假里,她俩顶着高温发问卷、录视频、搜资料。一位老爷爷诉苦说,没有煤气管道,没有下水管道,房顶老漏水,公共卫生间得跑很远,他很羡慕马路对面的新小区。

城市的拆与建、保与留,是时代难题,急需创意破解。如何留住原住民又不牺牲居民生活的幸福感?最打动她的一幕是这座老房子里 “老南京的生活”:有院子,有天井,邻居们聚在过道里一起吃饭,小孩在过道里跑来跑去。“当时我们就下决心,这8户人家必须完全保护下来!不能把这些原住民迁出去,搞成商业项目!

方案一步步清晰起来:尽量保留老建筑的框架,只重做门窗、重修屋顶;利用从大户人家坡屋顶的层高优势,加建夹层,“偷“出居住面积,用以增加厕所、厨房;过道疏通了,变成畅通的街道。利用增加出来的面积,住户可以转住在二楼,一层多出来的空间,可以自己卖点小商品增加收入。

紫金奖”评委、南京文化学者郦波对这项南京传统民居改造设计很有兴趣。评审时,他向这两位设计师提问:“王谢”是贵族文化,南京这样的古都,如何将贵族和市民文化结合在一起?姚梦和田金华的答案是,所谓的贵族“厅堂”,已经失去了载体。如今,把“王谢的厅堂”打通成一条条人人都可以走的街道,可以把整个小西湖街道串联在一起,和百姓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

虽然是金奖获得者,两位小姑娘却还是一副学生妹的样子。“别再说我们是设计师啊,现在我们只是‘画图狗’!常要在教室熬夜改设计,教室夜里12点锁门,两人得翻窗出大楼。”但对自己的作品,她们还是充满感情,“如果有一天,我们的设计真的能够建出来,一定非常有成就感!

本报记者 顾星欣

2015年11月5日《新华日报》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