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一米围挡,螺蛳壳里做道场

06.11.2015  18:05
 

 

在流光溢彩的城市街道,不时可见一个个工地围挡,肮脏杂乱、尘土飞扬,仿佛城市的一道道疮疤。年轻的建筑师孙湉曾经也和无数市民一样,上下班走过时避之唯恐不及。不过,当她无数次走过这些围挡时,心底却慢慢产生了一个想法:“能不能有一种方法,让这些围挡和街道融为一体?

我想给路边的大爷们搬来桌椅,我想给街头的摊贩一个固定的家,我想给周边的居民一道绿色的屏障!”刚刚结束的第二届“紫金奖”文创大赛建筑及环境艺术设计专项赛中,孙湉的《一米围“街”记——工地围墙再激活策略》荣获银奖,这个两年前才入职南通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姑娘,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大奖,显得又惊又喜。“做这个作品是为缓解工地与城市之间的矛盾,同时也为城市提供更多的公共空间。我经过调研后发现,沿人行道一侧的围墙和用地红线之间的一米空间可以被利用起来,变成功能丰富、充满活力的临时‘街道’。”她解释说,“按规范要求,围墙不能贴地界,必须退后至少1米。所以,围墙增加的这一米厚度,实际上并没有占用可建设用地。

1米的空间,仿佛螺蛳壳里做道场,如何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工?孙湉首先想到了模块化组合,配合屋顶与垂直绿化组件,按需组合成多样的形式和功能,并随着环境变化和实际需求,拓展出更多的可能性。同时,考虑到经济成本和循环使用,这种装配式设计可以与工地共“进退”。“设计过程中,我对围墙从建造到拆除的生命周期进行了考量。在工厂中生产好的模块,由卡车运输到现场,按照不同的需求进行搭配和组装,方便快捷。围墙建成后,工地开始施工,街道生活也慢慢展开。几个月甚至几年后,建筑物落成,被拆下来的模块返回工厂或者仓库维护翻新,然后进入下一次、轮循环。”说起自己的设计,孙湉滔滔不绝,有一点得意,也有一份自信。

然而,这样的“街道”贴近工地,噪声和粉尘问题怎么解决?确实,设计过程中,孙湉一度也为这两个问题而烦恼。经过反复权衡,孙湉在方案设计中采取了一些技术性手段,比如增加绿化,用防尘滤网和降噪板材等等,这些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负面环境因素的影响。孙湉希望,“围挡街道”能让市民产生亲近感、舒适感,“工地不是人人躲避的所在,而是人人都能找到位置的场所!

一米围“街”记——工地围墙再激活策略》在很多人看来,只是一个“小儿科”,对很多建筑师来说,或许根本不屑为之。“不过,我觉得从事建筑设计,不要总是盯着那些高楼大厦,不要总是想着‘高大上’和‘流芳千古’,最重要的还是要关注生活,要有社会责任感。”说起自己从事建筑设计的职业感悟,大大咧咧的孙湉似乎显得“深沉”起来。在《一米围“街”记》VCR中,孙湉写下了这样一段富有诗意的话:设计不是舞台上的演出,由闪耀的追光灯点亮;设计是对生活的感知,照亮它的是人们心中发出的点点温暖。哪怕我只是点缀了一段普通人回家的路,但是我相信,这份温暖会辐射开来,汇聚更多的创意,让我们的城市生活更美好。

2005年,孙湉高考填志愿时,从事建筑教育工作的爸爸越俎代庖,帮她填写了建筑专业;2013年,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孙湉回到家乡南通,成为了一名建筑设计师。所不同的是,这次是她发自内心的选择。“建筑设计不能脱离环境背景或者传统文化而独立,需要深切的人文关怀和文化熏陶,在此基础上与时代激荡,与社会交融,你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建筑设计师。”说这番话时,这个阳光快乐的姑娘,显出了与自己年龄不相符的老成,或许,这正是她今后走向成功的底蕴。   

本报记者 贾梦雨

2015年11月5日《新华日报》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