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托所”+助餐中心 居家养老不再愁

07.02.2017  18:33

      “在民生十件实事中,有六件事就是民政部门职责范围的。”省政协委员、省民政厅厅长侯学元说,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政府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每一件民生实事都突出了对于底层群体、弱势群体的关注。

      将出台文件,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

      老龄化成为两会热议的话题。侯学元说,江苏的老年人口去年已经达到1700多万,是江苏户籍人口的22.06%。我省的老龄化特点是高龄老人多、空巢独居老人多和失能半失能老人多,需要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的任务很重。这次政府工作报告在养老服务这一块写得特别细,明确提出要有效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养老服务健康发展。

      他透露,今年上半年省政府将专门召开养老服务推进大会,正在起草、准备出台“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高养老服务质量”的文件。

      侯学元指出,要用融合的思维来考虑养老问题,养老服务,既是我省面临的一个挑战,是一个民生和社会问题,也是一次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是一个经济问题。养老服务业发展好了,既可以解决老人养老问题,还可以形成巨大的产业,据测算可以解决100万人的就业问题,做好了是一个一举多得的事。他强调,在养老服务供给上,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政府托底作用,做好保基本的事。同时,更要发挥市场作用,用产业化思维解决养老服务问题。

      在养老服务的供给上,首先要突出居家养老的基础地位。侯学元说,根据中国人的习俗,95%以上的老年人还是要居家养老,但和传统的养儿防老、儿女养老不一样,居家养老是要让老人在家中享受天伦之乐,同时又有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送上门。通过各种政策扶持,让更多老人享受到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对3%-5%的失能和半失能老人,则需要依托专业的机构养老,需要政府深度发展“医养融合”,提供专业化的护理服务。

      努力做到城市街道日间照料全覆盖

      “新建100个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2000个社区老年人助餐点。”去年首度被写入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再度入选十件民生实事。侯学元厅长说,去年一年我省一共建了112个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这种“日托”的形式十分受老年人欢迎,社区老年人助餐点建设,通过市场化运作,建立一批中央厨房,集中派送到社区助餐点。这样一来,老年人离家不离社区,白天在日间照料中心活动、交流,晚上回到自己家中,解决了老人吃饭问题和心理孤独问题,子女也更加放心。“十三五”期间,我省将每天按照这一指标扎实推进,努力做到城市街道日间照料全覆盖,社区助餐点基本全覆盖,让全省的老年人居家养老的问题基本有保障。

      这次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稳步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范围。此前我省南通市已在全国率先进行了长期护理保险的试点,通过“政府补助+个人适当缴费+医保统筹基金+福彩公益金”四源合一的模式来筹资。侯学元介绍,随着人工成本越来越高,失能老人的护理费用也会越来越高,一般家庭的承担压力会越来越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能有效地化解这一难题。苏州、南京等地也正在进行这方面的试点。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