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日丹诺夫:苏联援华首位航空烈士身份确认

06.05.2015  13:25

  

  昨日,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举行苏联援华抗日航空首战史料发布会,确认苏联援华航空志愿队首战阵亡烈士身份。

  

  5月5日,南京各界人士、俄罗斯留学生代表以及专家学者在南京航空烈士墓凭吊苏联援华抗日航空烈士。

  

  5月5日,南京各界人士、俄罗斯留学生代表以及专家学者在南京航空烈士墓凭吊苏联援华抗日航空烈士。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5月5日发布研究成果:经考证确认,苏联援华航空志愿队于1937年11月22日在南京打响首战,首位在空战中牺牲烈士是时年24岁的苏联空军中尉涅日丹诺夫·尼古拉·尼基福罗维奇。

  78年前,苏联援华航空志愿队驾机来华与中国人民并肩抗日,但援华首战在何时何地打响却一直是个谜;78年后,通过对多国历史文献等史料的梳理,志愿航空队在南京上空打响首战的原貌得以还原。

  1937年8月21日,中苏两国在南京正式签订《互不侵犯条约》,苏联政府随后决定派遣志愿航空队参加中国的抗日战争。1937年10月下旬,苏联飞行员驾驶战机抵达中国西北地区,随后奔赴一线战场,掀开了中苏并肩抗击法西斯的第一页。由于派遣志愿航空队时,苏联政府名义上仍保持中立,此时秘密参战的苏联飞行员没有留下正式的作战档案记录,首战的具体情况也一直没有得到考证。

  此前,在苏联科学东方文献出版社1980年出版的俄文回忆录《在中国的天空(1937—1940)》一书中,曾在南京上空作战、后任苏联空军少将的普罗科菲耶夫曾将首战日期写为1937年11月21日。这一说法也被俄罗斯历史学界采用。

  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研究员胡卓然介绍,该办公室查阅南京1937年11月21日气象资料,确定当日下雨,日军飞机不能起飞。而当天的新闻报道中,也无日军飞机轰炸南京的记录。1937年11月22日当天“中央通讯社”新闻电讯记录:“淫雨经旬,一旦放晴,敌机二十二日三度企图袭京”。“可见是11月22日日军空袭了南京。

  近年来日本官方解密发布的一批二战时期作战档案,印证了这一观点。在日本海军第二联合航空队1937年11月22日19时发给航空本部的电报记载:日军第十三航空队“九六”式舰载战斗机六架,掩护第十二航空队的“九七”式舰载攻击机两架当天企图空袭南京时,与可以收起起落架的“单叶战斗机”六架展开了空战。第十三航空队一架战斗机在南京上空被“敌战斗机一架”追踪,飞行员宫崎下落不明。胡卓然说,“单叶战斗机”,正是当时苏联援华航空志愿队驾驶的“伊-16”战斗机的典型特征。

  来自日美英等国的新闻报道也为日期的确定提供有力证明。1937年11月22日,日本《朝日新闻》在上海特派员发出的新闻电讯记述,22日这天,日军海军航空兵出动空袭南京,在南京上空受“从没有见过的型号”的战斗机阻击,遇到的战斗机造型是“低翼单叶、缩进去的滑轮”,双方展开了激烈的空战。次日的《大阪朝日新闻》刊登了上述报道。1937年11月22日英国路透社的电讯记载在南京空战里“击落日机一架”。当天,美国《纽约时报》驻南京记者也发出了报道《苏联飞机保卫南京》。

  “这些史料勾勒出的苏联援华首战脉络,即1937年11月22日,苏联援华志愿航空队在南京上空打响了援华首战。首次战斗之中即取得了击落日军海军航空兵战斗机一架,击毙日军飞行员一名的战果。”胡卓然说。

  另一个重大发现是,在当日的空战中,志愿航空队牺牲了一名战斗机飞行员。他就是时年24岁的苏联空军中尉涅日丹诺夫·尼古拉·尼基福罗维奇,埋葬的地方是南京。胡卓然说,由于这是苏联援华志愿航空队来华后的首次空战,由此可确认涅日丹诺夫中尉是苏联援华航空志愿队首战阵亡烈士。

  发布会现场,南京市档案馆副馆长王菡带来一份馆藏档案复印件。在这份1989年苏联驻上海总领事馆给江苏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的致函中,列出6名1937年在南京阵亡的志愿飞行员名单。其中,最早牺牲的则是涅日丹诺夫,1913年出生在伊尔彼得地区,1937年11月22日在南京空战中阵亡。

  知名抗战史学者、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经盛鸿告诉记者,10年前出版的南京抗战史料集中,提到苏联援华抗日航空志愿队的首战日期是12月1日,比新确认的日期迟了近10天。“新发现更正了以前史料的缺陷,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江苏行政学院教授李继锋说,以往被更多人熟知的,是抗战时期在中国牺牲的苏联飞行大队长库里申科,作为首个在南京上空牺牲的苏联援华航空志愿队队员,涅日丹诺夫的发现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这一段蓝天碧血的历史,值得中国人永远缅怀。”(顾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