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拯救“珍稀”,又要防范“入侵”

24.05.2016  13:03

  我省面临物种加速濒危和外来生物入侵双重威胁

  22日,江苏科技大学志愿者走进镇江市七里甸街道五洲山村,开展“生物多样性,环保伴我行”活动,为村民解读环境保护与维护生物多样性的科普知识。石玉成谭海波摄VIJS供图

  22日是第21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我省存在珍稀物种加速濒危和外来物种入侵的双重威胁,这既需要政府部门划定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也需要公众避免放生和走私宠物等危险行为。

  濒危动植物将获升级保护

  记者从省环保和农林部门了解到,白鳍豚、香果树等国家重要保护野生动植物已从野外绝灭,丹顶鹤、中华鲟、扬子鳄、珊瑚菜、水蕨等珍稀濒危物种,刀鱼、鲥鱼、河豚等经济鱼类的野外种群数量大幅缩减,部分已处于濒危状态。

  上周,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科普展在南京中山植物园开展,植物园李亚博士表示,我省珍稀濒危植物消失速度加快:“江苏境内共有17种珍稀濒危植物,包括银缕梅、宝华玉兰、天目玉兰、秤锤树等。由于城镇化发展,旅游开发等原因,导致生态环境被破坏,不少对生长环境敏感的珍稀濒危植物生长状况进一步恶化,有些甚至可能已经灭绝。

  根据刚通过评审的《江苏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将升级对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保护。首批明确的植物包括:野生银缕梅、宝华玉兰、金钱松、榉树、天目木兰、秤锤树、琅琊榆、青檀、明党参;首批明确拯救扩繁的动物是:麋鹿、丹顶鹤、华南虎、扬子鳄、江豚等5种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物种多样性的根本在于对环境的整体保护。在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3000多头麋鹿共生的,还有300多种鸟类和400多种植物。保护区宣教处处长侯立冰说:“麋鹿身边总伴飞着白鹭、牛背鹭这两种珍稀鸟类。它们以麋鹿身上的寄生虫为食,和麋鹿之间谁也离不开谁。推广到更大范围,成百上千物种形成了微妙的生态平衡,任何一环断裂都可能导致生态危机。

  每天拦截500种次生物入侵

  每一个物种在栖息地都是宝贵的生物资源,但是当它们被运到其它地方时,很可能因为失去了天敌而变成“侵略者”,给当地酿成生态灾难。

  外来物种入侵每年给全球造成的经济损失达4000亿美元,在中国,仅被统计的11个外来入侵物种对经济和环境造成的损失就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一个典型的案例是松材线虫,自1982年首次在南京发现以来,已经使得中山陵的马尾松濒临灭绝,并蔓延到浙江、安徽、山东、福建等多个省份。

  “这种入侵常常防不胜防,例如曾作为猪饲料引进的水葫芦,以及作为观赏植物进入的加拿大一枝黄花,都给中国的生态带来极大麻烦”,南京检验检疫局动植物检疫监管处处长王良华说,“在江苏,去年截获非法入境物种共191种,20万种次,也就是说平均每天截获500个种次,这是非常惊人的数字。

  在南京检验检疫局的展厅里,被截获的物品千奇百怪,除了禁止交易的鲨鱼鳍、“植物中的大熊猫”龟甲牡丹外,还有含有有害生物的稻草绳、美容用的肉毒杆菌、给小狗磨牙的骨头、被发现白腹皮蠹的一堆虾壳,还有用来酿工业酒精的木薯干,已经被害虫咖啡豆象钻得千疮百孔……南京检验检疫局邮局办事处主任殷连平说:“一位印度留学生的家里寄来一个包裹,我们居然在四种食材里检出了鹰嘴豆象等3种有害物种,其中印象腥黑穗病传到美国后使小麦贸易损失50亿美元,一旦传入国内后果不堪设想。

  快递业和跨境电商的崛起给防范物种入侵带来的压力不断增加,去年全国收到海外邮包4400多万件,江苏超过290万件,其中南京就达134万件,检验检疫部门动用了X光机、检疫犬、筛查实验室,并即将使用CT机,确保每个邮包不漏检,邮检截获率连续4年获全国第一。

  放生和走私宠物成高危行为

  保护生物多样性,普通人能够做什么?南京农业大学胡白石教授表示,现在当务之急是,大家少做“危险动作”,尤其是放生或走私宠物。

  就在昨天,记者在南京自来水厂附近采访时,发现一群放生者在念经和烧纸后,将一些鱼、鳖放进长江,其中就有巴西龟——一种耳朵附近有红点的外来物种。胡教授听了记者的介绍后用“可怕”来形容这种行为,他告诉记者,巴西龟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全球最危险的100个入侵物种之一,它性情活跃、繁殖力强,会使得本地龟难以生存甚至消失。

  还有发烧友走私奇花异草和新型宠物,也使得生物国门屡遭威胁。殷连平给记者讲了几个案例:2014年检疫人员在检查邮包时,在一个培养皿中发现了8条利比亚金蝎,调查后发现,购买者是位蝎类爱好者,养遍了国内蝎种,花了上万元从国外邮购了利比亚金蝎,丰富自己的“藏品”,最终这些金蝎被没收并制成标本;2015年,盐城一位爱好者委托一位日本人从南非采集了20颗仙人掌科的朱顶红球茎,先偷运到日本再寄到南京时被查获,检疫人员从中发现了朱顶红短体线虫,一旦进入国内,百合、郁金香、仙人球等鳞茎类植物全得遭殃。

  本报记者王宏伟李刚朱秀霞

  链接>>>

  无锡市民捐赠六千植物标本

  本报讯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无锡市民邬秉左近日将父亲穷尽一生制作的6000份标本,分两次捐赠给南京中山植物园。研究人员已从中发现了十余种我省珍稀濒危物种。

  本次捐赠者是已去世的无锡教师邬文祥,其儿子邬秉左代为捐赠。邬文祥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南京大学师从著名禾本科专家耿以礼教授学习植物分类学。在40多年时间里,他坚持野外考察采集,完成了无锡维管植物的调查。邬文祥采集无锡及苏北标本1万余号,已有数千号为国内多家标本馆收藏。邬老去世后,邬秉左和弟弟商量,决定将父亲收藏的标本捐赠南京中山植物园。 (朱秀霞)

  

编辑: 莫小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