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风情街怎样出风情 避免“千街一面”?

31.08.2015  12:33
无锡风情街怎样出风情 避免“千街一面”? - 新华报业网
来源: www.wxrb.com

  中国江苏网8月31日讯 夏季旅游旺季什么地方最热闹,那莫过于一条条风情街,晚上灯光旖旎,人头攒动。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78.5%的受访者会把当地风情街当做旅游时必游的一站,但62%的受访者认为当前各地的风情街长得都一样。“千街一面”,在无锡是这样吗?无锡的风情街又准备怎么着手改变、更好留客呢?

   风情街印象真差不多  

  哪里都有星巴克,奶茶丝巾不能少

  记者昨天分别走访崇安寺步行街和南长街步行街,大致数了数两者的业态,也随机采访了正在逛街的市民。

  南长街目前的业态以酒吧、休闲咖啡、餐饮以及一些手工工艺品为主,酒吧至少约40家,咖啡和饭店大约各有20多家。在工艺品方面,手工皂、丝巾、印度或西藏工艺品等古镇“常客”并不少见。白天逛南长街的人并不多,大部分是住在周边的市民以及部分游客。本地居民觉得对这里印象最深的是酒吧、茶楼和咖啡屋,无论是小聚还是散步消磨时间都不错。游客们则更赞赏小桥流水、木制房子、歪歪楼、丝业博物馆和可以自己动手制作陶器的工作室等。甚至有一位黑人姑娘用不流利的中文表示,自己亲手在南下塘陶艺馆捏了一个杯子,这里的记忆会一直随着这个杯子跟着她。不过,如果问游客们这里的特色,不少人都表示“像西塘”或者“有点像阳朔”。

  白领刘小姐表示,杭州的河坊街、苏州的平江路和无锡的南长街有雷同处。江南的每条老街都有店铺卖丝巾,阳朔的店铺一样卖;和每条风情商业街销售火爆的烤鱿鱼相比,老街上的豆腐花和麦芽糖也是必备项目。更不用说手工奶茶店、咖啡店、印度工艺品这类在全国景区都有“亲戚”的商业项目,好像要营造现代小资氛围就一定少不了连锁的星巴克、猫屎咖啡、哈根达斯一样。

  在崇安寺步行街区,来无锡找同学玩的大学生李睦认为这里商业味道远远大于传统的味道,“其实我挺喜欢崇安寺里面的那些铜像,也去阿炳故居转了转。”但是这些人文的元素和满大街吆喝特卖的服装店一比显得太微不足道。即使是这些店或者街头所谓的手工艺品铺子,也不是这边特有的,前者大多是国产的三四线品牌,后者则是哪里都能看到的核桃手机挂件、发卡、丝巾或者小孩喜欢的玩具枪等。虽然崇安寺步行街的购物在价格上比较适合学生,但原本冲着旅游景区的名头来的他多少有些失望。

  风情街多为老街,老街又多在古镇中,于是古镇风情街是江南各地争相开发的旅游热点。在无锡,荡口古镇刚推出时,引起无锡及周边城市的不少关注,如今一些来自无锡周边城市的游客称,荡口古镇跟长三角城市的古镇都差不多,一样的房子,一样的小桥流水,吃的内容与周庄、同里等古镇也差不多,到处能见咖啡奶茶店,唯有的本地特色就是在饭店吃个走油肉。

   风情街面孔单一有缘故  

  招商思维有点“”,都按固定“模式

  商界人士认为,在大部分古镇、风情街免费进入的情况下,单纯“观光”很难收回开发投资成本,租金才是最重要的盈利方式,商业化不可避免。因此大部分古镇、风情街无论是招商还是宣传时都会强调一个词“体验性”:有体验性才能增加黏性,留住回头客,否则就只有观光客。这一初衷是好的,问题在于招商时的“惰性思维”——说起体验性想到的就是酒吧、餐饮、咖啡店,说起小资白领消费就是星巴克、猫屎咖啡,从而按照一个固定“模式”去招商,最终呈现出的结果就很容易雷同。此外,基于招商时的品牌示范效应,大家都会去争取有口碑的大牌,不仅便于后续招商,也能尽量节约培养市场的时间。但用这套模式发展的商场现在尚且面临同质化的问题,纷纷调整业态,准备吸引游客的古镇风情街更应该多思考一些业态、品牌,在熟悉度和差异化方面下功夫。

   游客最希望看到什么?  

  既然是风情街,本地风情体验不可少

  那么,游客们希望的风情街是什么样呢?根据中青报的调查,72.2%的受访者游览风情街的目的在于体验当地特色,62.7%的受访者是为了寻找特色美食,54.1%的受访者是为了购买特色工艺品。如果从古镇老街的商业来看,就是要求本地化、特色化的业态和品牌越多越好。

  在无锡,惠山古镇相对就走了一条不一样的路。“这里的感觉跟其他古镇还有些不一样的。”记者在惠山古镇上看到这里茶馆如云,游客和茶客们惬意地坐在遮阳伞下喝茶聊天,游客觉得这里的氛围与众不同。一位市民称,这里喝茶很便宜,若自己提供茶叶每客才10来块钱,他还把茶叶存在茶馆里,每次亲朋好友聚会就到这里茶馆里喝茶。“小时候,这里早晨就有很多人喜欢靠着河喝茶、聊天。现在直街铺成石板路,看着旗招飘扬,更有味道了。”这位市民说,这才是老无锡人的生活。还有不少无锡本地老人每天早上去锡惠公园晨练,结束后就三五结伴在古镇上喝会儿茶,他们称,从古镇还没改造之前就是这习惯,一直延续了下来。

  锡惠景区工作人员称,虽然古镇上的原住民现在都已搬迁,但古镇的生活习惯倒保留下来了,从这里卖的东西可以看出,小吃方面,如无锡小馄饨、豆腐花、酒酿圆子、小笼包以及惠山油酥饼等成为最热卖的美食; 而饮料方面,虽然这里也有卖奶茶、咖啡的,但这里中式茶馆占据绝对优势。

  不少游客逛完锡惠景区之后,就在惠山古镇上逛上大半天,除了能看到这里特有的祠堂文化外,还能看到无锡本地老物件,吃到地道的无锡菜以及无锡小吃。“孩子们去泥人博物馆体验捏泥人。不少学校还喜欢来这里做社会实践活动。

  因为这里保留的原味风俗,也引来很多剧组来拍戏,这些场景自然入了影视剧的背景中。”工作人员称,民俗活动无疑是这里文化特色的体现,惠山东岳庙会、三月香会、金秋惠山菊会等都具有悠久历史,深受本地人民和游客的欢迎,泥人又与戏曲、祠堂相伴相生,是无锡人甜蜜生活的体现。在节假日特定时间,如张中丞庙内还有锡剧、说书等,在戏台下还有茶座,游客坐着边喝茶边听,特别有情调,他们算下来景区加古镇的旅游模式,让游客可以在这里呆上半天,把逗留时间延长了几个小时。

   无锡风情街怎么改变?  

  南长街将调整业态,惠山古镇规划民宿

  日前,无锡市旅游业协会旅游景区景点分会代表研讨了景区、古镇、风情街等发展问题。无锡市旅游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徐立新认为,旅游从观光型转向休闲度假型是必然趋势,风情街的转变亦如是。如何让客人愿意在风情街留下来,徐立新称,首先要实现社区化,告诉客人这里的居民是怎么过日子的,比如到了成都,就看到到处有人打麻将,到了杭州,就是到处都在喝茶,把社区居民的生活场景体现出来,游客自然也会学当地居民生活。“还应该增加体验性活动,就是我们俗称的‘花钱买活干’。”他认为,风情街要让游客在那留下一件难忘且特别好玩的事,过一段时间想起来还会想去体验,所以要安排专项的活动让游客可以参与进去,就如《爸爸去哪儿》节目,让游客在那里完成一件任务,又能享受到成果,即使满头大汗也是觉得快乐。

  值得欣慰的是,无锡的古镇、风情街确实不满足于现状,在着手改变。记者昨日采访南长街招商部门的负责人时其透露,南长街现在有200到300家商户,受众印象中的酒吧业态将会升级和搬迁。有一定实力和规模的酒吧将会统一搬到丝业博物馆旁边的民国建筑群里,理想结果是街面的酒吧不超过3家。另外,南长街每年的业态大约有20%-30%的调整,他们将尽可能突出无锡的传统文化,如南下塘的书码头、阿福茶楼、陶艺馆,无锡本地的百草园书屋等,还打算请回一些原本在南长街工厂上班的老工人,在丝业博物馆的老机器内现场表演缫丝。

  而惠山古镇方面透露,今后规划中可能还会有民宿等,让游客能留在古镇多玩几天。

  (记者 景玮 巫晓凌/文 陈大春/摄)

编辑: 莫小羽、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