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检察四措并举推进检察文化建设

07.04.2016  18:34

     

  2015年,无锡市检察院连获“全国科技强检示范院”“全国检务保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人物,检察工作实现科学持续发展。成绩的背后,都有文化建设这个强有力的推手。 

     

  无锡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蒋永良非常重视检察文化软实力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形势下,强有力的文化引领是铸魂强身、凝心聚力的法宝。我们要努力让检察文化建设真正融入服务发展、融入司法办案过程、融入队伍建设,成为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内生动力。” 

     

  强化精神归属:此心安处是吾乡 

     

  走进宜兴市检察院大厅,“崇法尚德、清检明察”八个遒劲大字跃入眼帘。大院里,包含法治元素的风景处处可见,古朴的紫砂壁画、厚重的青铜大鼎、庄严的石刻屏风,与宜兴秀美山川、紫玉金砂的地方文化交相辉映,诠释着宜兴检察的价值追求。全国十佳基层检察院、全国检察文化建设示范院…一连串耀眼的荣誉,让该院如何保持高位发展面临着很大的压力。“我们发展的步子迈得坚实,源头活水在于检察文化,文化不是急功近利、华而不实,而是润物无声、持之以恒。”该院领导认为高位发展的秘诀之一就是要发挥文化的作用。 

     

  文化建设是一个不断追求精神家园的过程。互联网+时代的廉文化建设,有声有色;院史陈列室、书院沙龙、墙壁、走廊、电梯间、后花园,翰墨飘香。干警置身其间,如置身法治画卷,真正起到润物无声的滋养作用。有人说,天堂就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对滨湖区检察院干警杜艳来说,午休时在洒满阳光的图书室边喝咖啡边翻阅书籍,是难得的心灵休憩。 

     

  杜艳和爱书的“小伙伴们”一起,自发组成盈帆书社,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品书论书活动。2012年起,滨湖检察院每年发行《盈帆竞舟》检察文集,持续至今。文化的浸润、书香的熏陶,让一批批青年干警快速成长,帮助该院拿下全省先进检察院荣誉,文化建设的“家园效果”已然显现。 

     

  培育向上力量:书中涵咏兴味长 

     

  学习力也是生产力。蒋永良对治学颇有心得,他认为要实现“无锡检察机关的工作目标是争当全省检察机关科学发展排头兵、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示范院”的“双争”目标,必须有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严的检察队伍,而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是行久致远的务实之举。 

     

  2014年以来,无锡市检察院党组中心组以上率下,坚持学习,按照学习计划开展集中学习交流30余次,撰写读书笔记20余万字,发表理论研讨和读书心得63篇,其中8篇获中央综治办、高检院、中国法学会表彰奖励。全市检察机关大兴学习之风,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开放式的学习体系,让学习成为新常态。“只有学习成为常态,发展才有状态。”无锡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张媛这样评价学习型建设。 

     

  江阴检察院公诉科给异地单身青年干警设立了“公诉夜校”,科长徐春燕既是“夜校学生”,也客串过“讲师”。徐春燕认为,在紧张忙碌的办案之余,夜校的一盏灯光给这些疲惫的年轻心灵带来了温暖和慰藉。她主讲了《如何办理危害食药安全新类型犯罪案件》一课之后,青年干警成功办理了食品中添加罂粟壳、从咳嗽药水中提取盐酸可待因制造毒品等新类型案件。 

     

  近年来,法学社是又一蓬勃兴起的检察文化现象。“一名优秀的检察官,不仅要有精湛的法律素能,还应有深厚的人文情怀。”无锡市检察院政治部主任王卫说。院党组非常重视青年干警人文素养的提升,要求成立以青年干警为骨干的法学社,把法学社建设成青年干警的精神家园。论坛、读书沙龙……以自由和思辩为主旨的丰富活动,成为一场自觉自发的学习革命。无锡市检察院“寄畅法学社”取义于无锡名园“寄畅园”,蕴含着“寄语青春,畅想未来;寄情检察,畅所欲言”的新解。法学社成立以来,培育了2名省市院兼职教师,开发了2门省级以上检察教育精品课程。开发区检察院“泰吴”法学社从成立到兴盛不过短短三年,已经涌现了1名全省十佳青年优秀公诉人、3名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目前,无锡各家基层院都有了自己的法学社。 

     

  运用无形约束:修其身,正其行 

     

  在梁溪区检察院整洁敞亮的检察为民服务中心,四川来的刘律师正把一张光盘塞进公文包。他作为一起抢劫案的辩护人赶来无锡,本担心因为阅卷要耽搁几天,谁知十分钟就搞定。该院案管科干警小丁帮他把近千页的卷宗刻成了一张薄薄的光盘。“检察机关阅卷真方便,无需预约,只要手续齐全,随到随阅。”这是该院为方便律师执业推出的“贴心”举措。 

     

  文化氛围,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比规范更严格地约束着检察干警的行为。发生在无锡检察公诉条线的精细化体系建设,就是文化熏染带动实践进阶的生动实例。 

     

  2015年,无锡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各类刑事犯罪嫌疑人3780人,提起公诉11018人,未出现捕后撤案、捕后撤诉和无罪判决等问题,两级院办理的319件涉及涉案财物案件没有发生一起投诉。 

     

  典型示范效应:数风流人物 

     

  “贾某辩解近年来已经退出一手发展起来的组织,之后组织成员的犯罪是否与其有关联?”大晚上,惠山区院公诉科建立的“五楼班”微信群热闹非凡,干警们探讨着各自手头的疑难案件,在群里找火花、找思路。“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青年干警敖宇说,“一个团队在支撑我。” 

     

  这个团队,是最高检评选的首批“全国优秀公诉团队”。“优秀公诉团队,意味着本身含有文化传承的基因,影响着一代代公诉人的观念、思维、习惯和处事方式。”谈到发挥先进典型的拉动效应,惠山区院检察长徐盛希“有话说”。文化的薪火传承,让惠山区检察院公诉科“刷出”一项项傲人成绩:2015年,受理审查起诉978人,起诉936人;零错案撤案、零涉检越级信访、零办案安全事故,有罪判决100%;拥有江苏省检察业务专门人才、十佳女检察官…… 

     

  典型就是旗帜。人称“合金钢”的全国模范检察官杨志钢,从检26年,从书记员干起,辗转刑检、反贪、预防、检务保障多个部门。工作中每逢疑难困惑,他带头做调研、办大案、解难题,一丝不苟地把工作心得写在本子上,前前后后累积了50多本笔记本。他的秉公办案、刚正不阿,是检察机关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此外,无锡检察机关还涌现出全国最美检察官提名奖获得者张琴、反贪干将黄成荣、捕风者秦志超等一批先进典型。 

     

  “先进典型身上,有法律素养的积淀,也有人文素养的温情。我希望通过树立先进典型,把检察机关推介出去,让群众更近距离地感受到检察机关的作用。”蒋永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