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打造现代产业发展新高地

24.10.2015  14:05

  以智能、绿色、服务、高端为引领

  恰逢全力冲刺四季度之际,一批产业大单相继花落无锡:

  10月14日,上汽集团宣布投资百亿元,在惠山经济开发区建设新能源、皮卡、SUV汽车生产基地。预计到2020年,上汽商用车无锡基地将成为集标准化、精益化、柔性化、模块化生产于一体的国内一流商用车生产基地,年产各类汽车20万辆。

  10月8日,投资2.9亿美元的德国英飞凌半导体(无锡)有限公司开工。该项目主要生产IGBT(功率半导体电子器件),是国际上公认的电力电子技术第三次革命最具代表性的产品。

  此前的9月,三星SDI偏光板项目开工。项目总投资3.4亿美元,从签约到开工用时不到4个月,反映出无锡对制造业项目前所未有的重视。

  在当前实体经济负重爬坡的语境下,无锡提出“产业强市”主战略,全力以赴抓项目,千方百计促增长。

  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李小敏认为,无锡制造业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比较优势,坚定不移发展先进制造业,是无锡实现产业强、推动经济迈上新台阶的现实途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计划,大力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努力打造一批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一批先进制造业企业集团和一批“专精特新”的成长型中小企业,把无锡建成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制造业城市。

  重走“产业强市”之路,无锡市出台《关于以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为引领,全力打造无锡现代产业发展新高地的意见》。“引导产业向‘四化’方向发展,无锡拥有实现基础,也符合无锡产业转型方向。”无锡市经信委副主任崔健敏介绍,智能化是先进制造业与新兴产业的契合点,通过开发智能产品,推进企业智能生产、智能管理,传统产业实现智慧转型;绿色化符合绿色循环低碳经济发展要求;服务化将推动制造业从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高端化目的是推动企业向产业链、价值链、市场链高端攀升。

  创新驱动和转型升级正成为重构无锡产业体系的动力源,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背后的发展价值。

  建厂近百年的无锡一棉,正是在不断创新中获得新生。该厂建设“传感网上的纺织企业”,投资建成由9万多个传感器、28套信息系统组成的智能车间,实时监控生产状态、产品质量和能耗情况。厂长周晔珺介绍,“现在一棉万锭用工已降至25人,与国内外同类企业用工量相比,仅为其他企业的三分之一。

  优质产品是无锡制造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法宝,而投身服务型制造则为企业培育新的增长点。以生产溴冷机设备起家的双良集团,出资1.87亿元收购浙江商达环保64.3%的股权,以此构建进军水处理环保产业的平台。在锡山区的应用中,该平台借助移动物联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只要20个技术人员就可实现对700余座农村污水设施的有效管控。而在中小企业群体中,涌现出一批像雪桃装备、金山环保等新型服务性工业企业,以个性化定制、产品生命周期监控等“新产品”开拓市场。

  以“四化”为导向,工业投入重新占据主导,成为稳增长的“压舱石”。1-9月,无锡全市工业投资快于服务业投资12.6个百分点,工业投入在投资结构中呈领跑态势。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5.5%,占工业投资的68.2%,比重列全省首位。作为外资高地,无锡新区上半年制造业到位外资占总量的四分之三,比去年提高10个百分点。

  围绕重振制造业高地目标,无锡制定38项工作举措,明确面向板块和领导干部的考核任务。未来5年,无锡市、(县)区两级政府将建立200亿元的产业引导基金,支持现代产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发展。财政专项资金支持产业发展的方式也将有所改变,现代产业发展资金总量的50%,以“拨改投、拨改贷、拨改转”等创新方式,聚焦支持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

  本报记者浦敏琦

编辑: 莫小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