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工作圆满完成

14.09.2015  08:59

  森林资源清查是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及时掌握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现状和动态变化趋势的重要方式,是制定和调整林业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是今年我省林业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是领导重视,资金落实,保障有力。省林业局领导高度重视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工作,去年下半年就着手在物资、经费、人员各方面进行准备,今年5月中旬,专门组织召开了全省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工作部署会,明确工作任务和时间节点,为确保工作正常进行,与省财政厅联合下发了《关于下达2015年省级森林植被恢复项目补助资金的通知》文件,后期又陆续下达清查资金。无锡市农委、市财政局下发了《关于下达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工作市级补助资金的通知》,专门下拨工作经费。各市、县(市)区林业、财政部门都高度重视此次清查工作,积极筹措资金,保障了清查工作顺利开展。
  二是任务明确,标准细化,准备充分。在5月中旬召开的全省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工作部署会上,明确无锡市清查工作任务共有385个固定样地和11个生态小样方,其中,宜兴市165个固定样地和6个生态小样方,占全市清查工作任务的近一半;江阴市82个固定样地和2个生态小样方;市辖区138个固定样地和3个生态小样方。会上下发了《江苏省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工作方案》、《江苏省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操作细则》以及《江苏省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质量检查办法》,进一步明确了操作规程和标准。6月中下旬,省林业局在句容市举办了全省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技术培训班,重点围绕第九次连清操作细则、技术标准、样地调查方法、调查仪器(GPS、罗盘仪、测高器等)使用以及质量管理等内容对调查人员进行了全面系统地培训。无锡市级林业部门认真组织一线调查人员参加此次培训,确保培训合格者持证林调。
  三是统一思想,吃苦耐劳,队伍过硬。根据各市(县)区人员、地形、面积等情况的不同,各地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切实有效地开展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工作。今年,无锡市外业调查主要采取自行承担外业调查或与国家林业局华东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联合外调。其中,江阴市、锡山区、惠山区、滨湖区和新区抽调精干人员,与国家林业局华东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联合组建调查队伍,对当地森林资源进行清查;宜兴市林业部门与乡镇、林场等人员自行组成4个调查组进行外业调查;崇安区、南长区、北塘区等三区的调查工作由市林业总站承担。全市共组建15个工组开展外业调查工作。林调工作难度大,危险高,今年正值酷暑蚊虫多,野外工作条件差、环境恶劣。此次林调,宜兴市165个固定样地和6个生态小样方,全部由宜兴林业站组成的四个调查组完成,调查队员面对条件恶劣、地形复杂、工作量庞大的实际情况,不怕苦、不怕累、克服困难,认认真真完成了任务。
  四是加强指导,严格督查,确保质量。连续精查工作是一项操作规程明确且必须按操作规程严格执行的工作。为确保连续清查工作质量,无锡市对各工组第一个调查样地的质量进行了认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使调查人员进一步明确调查技术要求,为后期调查奠定基础,同时,在调查过程中不定期对调查样地进行抽查。在整个调查过程中,按照连续清查质量检查办法,国家林业局华东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和省林业局对我市清查工作认真进行了技术指导和督查。7月下旬,省林业局监测中心人员对无锡市各市(县)区外业调查进行了第一次检查。8月3日-6日,国家林业局华东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和省林业监测中心有关专家对无锡市清查工作再次进行技术指导。指导督查过程中,华东院和省林业局的专家与外业调查工组人员一起进行清查,针对样地定位、地类划分等实际问题进行答疑解惑。8月20日无锡市林业总站邀请国家林业局华东院、省林业局对江阴市及市辖各区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成果进行了审定;9月6日,国家林业局华东院、省林业局到宜兴市对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工作进行检查指导、成果审定。截止9月6日,无锡市第九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工作已全面完成。
  此次清查经统计,全市385个固定样地,全部复位。其中,乔木林地42个,比2010年增加10个;竹林地12个,比上期增加3个;特灌林21个,比上期增加7个;耕地74个,比上期减少27个;水域109个,比上期减少3个。
  此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圆满完成,是国家、省、市、市(县)区、乡镇等各级部门高度重视,密切配合的结果,调查过程中,以“以人为本”为出发点,切实采取预防措施,在确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开展调查工作,保质保量完成了任务,整个调查过程中没有发生任何安全生产责任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