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滨湖区八旬老党员把奉献爱心当做毕生事业

08.07.2016  17:48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他是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河埒街道捐款的第一位老人;2013年雅安地震发生,他的身影又一次第一个出现在社区的捐款现场。6月23日盐城市阜宁、射阳等地遭受突如其来的龙卷风、冰雹灾害,无锡市滨湖区慈善基金会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在官方网站太湖慈善网上发出爱心倡议。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来到基金会定向捐款200元给灾区。他就是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河埒街道蠡桥社区荷叶新村83岁的老党员——赵仁德。

      赵仁德原是无锡市光明制衣厂退休工人,退休后身体状况一直不好,退休金大部分都用来看病买药。但生活简朴的他,在献爱心时却从不吝惜金钱。6月23日当天,赵仁德通过电视得知阜宁、射阳等地遭受灾害,当即决定要为同胞捐款。不仅如此,他还发动身边的其他党员捐款,自己的两个子女也受到他的感染,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捐款。

      赵仁德说:“当时看到灾后的画面,眼泪就止不住了,心一直悬在那里,祈祷伤亡能少一些。那时候很着急,可是又隔着这么远,我一个老人也做不了什么,只能捐点钱。我通过慈善组织捐200块钱,捐给灾区最需要的人,钱虽然是少一点,但也希望为阜宁灾区尽一些绵薄之力。”

      在社区工作人员赵艳红眼里,赵仁德是个热心人,社区大大小小的活动他都积极主动参与。每天赵仁德都会来到居委会,或是在小区与街坊聊聊天,居民有什么困难他都会竭尽所能给予帮助,还曾经作为社区调解志愿者多次调解邻里纠纷。

      自从阜宁、射阳发生灾害以来,滨湖爱心无处不在。1元、10元、100元,看似杯水车薪的捐款,却是爱心汇聚的结果。或许在一些人眼里,200块钱还抵不过一顿饭、一件衣服,但对于一个长期被疾病缠身,退休金微薄的老人来说,意义却很大,对于那些身处灾区的同胞们来说更加重要。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